文海阁

文海阁>草芥称王 > 第92章 黄雀黄雀好多黄雀(第1页)

第92章 黄雀黄雀好多黄雀(第1页)

厅堂之内,紫檀木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

烤得油光锃亮的整只乳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葡萄美酒在银质的酒壶中晃出了细碎的光晕。

宾客们推杯换盏,高声谈笑。

丝竹管弦之声从厅堂角落的乐。。。

郑十三的马蹄踏过干裂的河床,发出沉闷的回响。荒漠无边,黄沙如铁,天地间仿佛只剩他一人一骑,在这死寂中踽踽前行。腰间铜牌随步伐轻晃,那“郑十三”三字已被风沙磨得发亮,像是某种宿命的烙印,刻入骨血,无法剥离。

他已在北境游走四十七日。

自那夜从乌兰道潜出,穿越秃发氏残部盘踞的黑石谷,再沿古盐道绕行千里,他亲眼见到了杨灿信中所言的一切??不是流言,不是揣测,而是用尸骨堆砌出的真相。

在白骨滩深处,有一座隐秘军寨,名为“寒鸦营”。寨墙以冻土与人骨垒成,旗帜不书番号,只悬一面玄色大纛,上绣金狼噬月。寨中驻扎者非汉军,亦非胡卒,而是一支混编私兵,皆披重甲,佩双刀,左臂纹有狼首图腾。他们不说官话,操一种夹杂鲜卑语与突厥语的暗语,口令对答时必提“裴公恩泽”。

更令人胆寒的是,寨中粮仓之内,囤积的并非粟米麦面,而是朝廷三年来失踪的边军军饷:整整三千车铜钱,封条尚新,stampedwith户部火漆印。另有数十口铁箱,内藏西域奇毒、南诏蛊虫、甚至还有半具裹着冰衣的尸体??据守寨老卒酒后吐露,那是前年暴毙的陇西节度使副使,被毒杀后运至此地,作“祭旗之牲”。

而最核心的密室,则藏有一卷羊皮地图,详细标注了西北七郡所有关隘、水源、伏兵点、乃至民间可征壮丁数量。图末赫然写着一行小字:“待机而动,以乱制乱,取代来为枢,控河西如掌。”

署名是??**裴仲衡亲阅**。

郑十三当时躲在梁上,几乎窒息。他认得那笔迹。三年前冬狩大典,他曾奉于醒龙之命,送一份边防奏折至兵部,正是裴仲衡亲手接过,当堂批阅。那一手瘦劲峻拔的楷书,他至今不忘。

原来一切早有预谋。

于醒龙勾结外敌?不,他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真正的主谋,是从一开始就掌控全局的裴仲衡。他借于家起事之名,逼朝廷削减边将权力,再以“平叛功臣”身份接管西北军政大权。三年来,他一边打压忠良,一边暗中培植私军,联络胡部,积蓄力量。如今羽翼已丰,只等一个契机,便可举旗自立。

而自己呢?郑十三苦笑。当年他为何会成为于醒龙亲卫?不过是裴仲衡安插的一枚棋子。他的履历干净得反常,出身寒门,无亲无故,武艺出众却从未立功??正适合做一把藏在暗处的刀。若非杨灿暗中点醒,让他在断魂崖那一夜故意射偏,今日他或许早已成了诛杀于睿的“忠勇义士”,死后碑文上写着“殉国烈士”,实则不过是个被利用至死的傀儡。

他摸了摸怀中的油纸包。里面是一份誊抄的密档副本,另附一枚青铜虎符??寒鸦营调动五千兵马的凭证。这是他冒死从密室偷出的证据,也是唯一能撼动裴仲衡根基的东西。

但带回去,真的有用吗?

郑十三抬头望天,乌云压顶,雷声隐隐。他知道,于睿手中无兵无权,陈九娘的情报网再强,也不过是蛛丝捕鹰。而杨灿虽有威望,却已退隐,一旦复出,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至于朝廷……裴仲衡执掌兵部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六部,御史台多半是他耳目,刑部尚书更是其姻亲。这份证据若呈上去,恐怕未到宫门,便已化为灰烬。

唯一的活路,是掌握力量。

真正的、能与朝廷抗衡的力量。

他想到了一个人??**拓跋烈**。

那个被朝廷通缉十年的鲜卑旧王族之后,如今蛰伏于金山草原,拥兵万余,一直拒绝与中原合作。但他曾在于醒龙麾下效力三年,对于家并无恶感。更重要的是,他恨裴仲衡。因为正是裴仲衡设计诱杀了他的父亲,并将母亲献给皇帝为奴,最终冻死在掖庭洗衣局。

若能让拓跋烈与于睿联手……

念头刚起,远处忽现黑点。十余骑快马疾驰而来,扬尘如雾,杀气扑面。

郑十三勒马靠崖,迅速藏身岩缝。来者身穿黑袍,头戴铁笠,马鞍旁挂着弯刀与短弩,正是寒鸦营的装束。为首之人手持一面铜镜,不断反射日光,似在追踪什么。

他在找我。

郑十三屏息凝神。这些人必定发现了密档失窃,顺着线索追来。看方向,正是代来城所在。他们不会允许任何知情者活着回去。

夜幕降临,追兵扎营歇息。郑十三趁风沙骤起之际,悄然绕行北坡,改道向东。他知道不能再走原路,必须绕过苍狼峡,经由废弃的赤水驿进入代来境内。那里荒无人烟,但也意味着没有接应。

三天后,他抵达赤水河畔。河水早已干涸,唯余龟裂河床。他下马饮水,却发现马已脱力倒地,口吐白沫。他拍了拍马颈,低声道:“你走得够远了。”随即割断缰绳,独自步行。

又行一日,终于望见南山轮廓。山势巍峨,云雾缭绕,丰安庄便藏于其中。他加快脚步,却在山脚遭遇埋伏。

一支冷箭破空而至,钉入他前方三尺之地。

“站住。”林中走出三人,皆着青衫,佩短剑,领头者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你是谁?为何擅闯南山禁地?”

郑十三喘息未定,却仍挺直脊背:“我乃郑十三,奉杨庄主之命出使北境,今携要情报归。若不信,可验我腰牌。”

那人接过铜牌细看,神色微变,转身对身后人道:“去通报庄主,说他回来了。”

片刻后,一声钟响自山上传来,悠远绵长。

郑十三被引入庄内。穿过竹林小径,走过九曲回廊,终至一座茅屋前。门开处,杨灿拄杖而出,须发皆白,目光却如少年般清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