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江湖与君 > 崇文学宫(第1页)

崇文学宫(第1页)

当年的玉京城中,三个年轻人相遇结拜为异姓兄弟。

一人是内敛沉稳的萧玄稷,一人是蛮横凶狠的谢霖,一人是坚毅正直的戚黎川,自此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开始了问鼎天下的一生。

但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带兵的风格,谢霖带领的玄甲军在战场上,闻其名如鬼神,人人闻风丧胆,敌军望见玄色旌旗便肝胆俱裂,皆因这位所过之处除老弱妇孺不杀外,其余尽数屠戮,不留活口。

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是因为上位者的野心,百姓何其无辜?

戚黎川无比了解自己这位结义兄弟的性情,因此在平定南境,南楚退兵后,他一方面安排破风军班师回朝,另一方面纵马穿过烽烟,带着三百轻骑快马加鞭赶到北方战场。

彼时北莽国主身死,谷慕云和庄瑾还在城头一战。

戚黎川拦下了谢霖的屠城之举,二人将北莽的高手和军中大将全部斩杀,却放了北莽百姓一条活路,任由他们逃走。

自此,北莽灭国,百年国祚毁于一旦,疆土直接被纳入大靖。

戚黎川和谢霖登上朔风城头,本想告知庄瑾北莽灭国,不如停手就此作罢,他依然是名动天下的剑圣。可为时已晚,谷慕云长剑折首,死前望着庄瑾沉默不语,染血的目光掠过登上城墙的两人,最后闭上了眼。

谢霖心中大恸,他与谷慕云私交不深,可这位剑神却愿意为了他,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而献出生命,他本可以问鼎天下第一,却折戟沉沙,战死疆场,谢霖当场泪流满面。

而戚黎川的目光却落在气若游丝的庄瑾身上,他看懂了谷慕云死前的眼神,即便立场不同拔剑相向,他依然视庄瑾为友,若庄瑾有活命的机会,救下他!

戚黎川不是江湖人,但很敬佩这些绝世之人,所以他毫不犹豫救下了庄瑾,让谢霖的儿子谢凌风将其带走,留谢凌风打扫战场,收拾残局,他们二人则带军赶回皇城,与破风军在玉京城外汇合。

陆尧低声念了念“戚黎川”这个名字,随即幽幽问道:“这件事应该是绝密吧,毕竟世人都认为是谢侯爷带军灭了北莽,剑圣和剑神折戟沙场。”

陆斯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缓缓道:“当年戚将军被指谋逆,一十八条罪状,其中一条罪因是私自离军前往北方战场。这本是最不值一提的,毕竟那个时候,只要他们二人带兵回京,谁还管之前戚将军去哪了。可在念到这条罪状的时候,他的眼神变了,一直挺直的脊背忽然颤动了一下。”

陆尧的指尖在青瓷茶盏边缘轻轻划动。

“当晚我便拜访了刑部尚书,悄悄去了刑部大牢,见到了戚将军。”陆斯年剩下的话没有说出口,他相信陆尧能听懂。

“太初剑典是庄瑾的成名剑法,他没有徒弟,现在这本该泯灭世间的剑法被谢侯爷的嫡孙使了出来,很难不让人怀疑谢侯爷有没有二心。”陆尧沉声道。

窝藏亡国剑圣,还让自己的嫡孙学会了亡国之人的剑法,怎么看都有种包藏祸心的味道。

“先回信给瑶儿吧。”陆斯年叹了口气。

陆尧不由挑眉:“怎么回?”

亦瑶对皇位上那人恨之入骨,很难说她对这件事的态度。

“让她遵从内心的选择。”陆斯年笑了一下,时机已到,或许女儿该回来了。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温和了下来,哪怕女儿变了,变得冷静坚毅,杀伐果断,从这些年的行事来看,心肠也变硬了很多,但是有些东西刻在骨子里,怎么也改变不了。

这世间,除了仇恨,还有很多别的东西,让人前赴后继,为之赴死。

“或许有些人也该相见了。”陆尧目光悠远:“命定的缘分啊。”

陆斯年站起身,走出书房,听到身后传来的耳语,唇角扬起似有若无的弧度。

“那些皇子王爷要动了,我们早做准备。”

“好!”

——————

玉京城,崇文学宫。

大靖开国五年,太祖皇帝有感于天下初定,却因战乱失了太多有才之士,便下旨在皇城东南建了一座“崇文院。”院子的来历,要追溯到前朝的“集贤馆”——据说前朝时,集贤馆曾汇聚过诸子百家的学者,上至天文历法,下至兵法谋略,无所不教,馆中弟子后来多成了各国的栋梁。可惜战乱时集贤馆被焚毁,太祖便以“崇文”为名,重建此院,既为纪念先贤,也为给国家培养真正的“全才”。

崇文学宫分为外院和内院,外院又称“道德林”,寓意十年树木千年树德,能入外院的学子多为不会武功的世家子弟,各地州府百里挑一的济世之才,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遍布朝堂和江湖,在朝为肱骨之臣,在野为侠义之人。

内院又称“明理堂”,由当世武道宗师谷有谦坐镇,据传学宫祭酒曾礼贤下士,三度亲临雪合山庄,邀请其担任内院师范,谷有谦本不愿赴皇城,却终被学宫祭酒的诚意打动,来到崇文学宫。而内院当然也不止这一位师范,其余还有十八位师范,皆是大儒。

崇文学宫的学子来自天南地北,不分地域,不重身份,无关贫富,只要通过学宫两年一度的考核,便可入学,成为崇文学子。但内外院的考核标准却不一样,道德林重文,明理堂却要文武双全的绝顶之才,以至于这么多年学宫进进出出的学子也有百余人,但能考入内院的却少之又少,能拜在谷有谦门下的就更少了,仅有五位。

所以这五人,又称崇文五公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