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县以南,或者说武安镇至宜城县这段蛮河以南,一直到荆门州这个区域,被荆州山脉和汉江夹在其中,整体地势较为平坦。
只是中间有两道南北走向的断续山脉,将这片区域分割成了东西两个部分。
西边地形较为破碎,偶有起伏,而东边则是汉水冲积出来的平原,平坦了许多。
韩复拉开身后的帷幕,墙壁上挂着一副由炭笔绘制,以及在重点区域用其他颜色标注的简易军事地图。
这是韩复凭借着自己后世的记忆,以及军情局夜不收反馈所画出来的。
谈不上多么准确,但是能让大家有一个大概的直观的印象。
“荆门州在宜城县西南大约一百三四十里,就是这个位置。”韩复的手指顺着地图往左下角移动,在一个用红笔圈出来的地方,重重地点了一下。
“而我们目前所在的宜城县在这里。”韩复同样在地图右上角的红圈处点了点。
在场的宋继祖、冯山、叶崇训等人,跟着韩大人那么久,都已经接受过最基本的读图训练,能够读懂这张图上的大部分信息。
比如说红圈代表的是一座城市;
用细线一圈一圈围起来的是山脉,圈数越大越多,代表山越大越高;
而蓝色线条表示的则是河流,同样的,线条越粗,则所表示的河流越宽阔。
“如果荆门州的明军是冲着咱们来的话,那么他们需要先沿着官道北上,到双河镇的位置,折而向东,穿越这两道断续山脉,紧接着再继续沿着汉水北上,路程在一百四十里左右。”韩复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模
拟着荆门州明军可能的进攻路线。
“大人,但是贼人也有可能不在双河镇折而向东,而是一直向北,直扑武安镇。”冯山的目光,落在了蛮河中段一个稍小一点的黑色圆圈,那代表着武安镇。
武安镇位于南漳县和宜城县的中间位置,西边是南漳县,东边是宜城县,向南百里直面荆门州,而向北经过十五里铺之后,则直接可以威胁到襄阳。
处在南漳、宜城、襄阳和荆门州组成的十字中心点。
宋继祖盯着地图看了两眼,然后说道:“如果他们这样的话,那么咱们就可以从双河镇出来,截断他们的后路!”
“不行,双河镇是两条河流交汇之处,而且南北两边都是丘陵和高地,只要贼人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在此防守,如果咱们不能在短时间内突破的话,那咱们就算是被堵在这里了。到时候,贼军从武安镇那边绕过来,反而是咱们
要被前后夹击。”叶崇训立刻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在他的斜对面,拟任中军室主事的王宗周,也开口说道:“甚至,如果荆门之贼胆子大一些的话,完全可以用一偏师在双河镇和咱们纠缠,然后主力直扑襄京。武安镇到襄京也就六十多里路,一日可至。到时候襄京有警,整
个荆襄战事,都要受此波及。”
如今大顺在湖北的最高将领白旺,虽然不常驻京,但襄京毕竟是大顺建政起家的地方,政治意义还是非同小可的。
如果这个地方受到威胁,那么白旺必然要立刻抽调兵力去救援,这就有可能导致正面战场的崩溃。
那到时候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韩复的罪过可都小不了。
“那……。……”宋继祖挠了挠头,他被叶崇训和王宗周的意见打动了,转为说道:“咱们就在武安镇守着?武安镇南头就是蛮河,咱们守在这里,左贼的兵马肯定打不过来。”
“宋哥,呃,宋把总。”说话的是陈大郎,他就是从宋继祖的第一小队走出来的,喊宋哥喊习惯了,“要是咱们都守在武安镇的话,敌人从双河镇钻出来,去打宜城县咋办?”
贺丰年试着给出了建议:“要不,咱们分兵把守?”
“不行!”宋继祖、叶崇训、陈大郎等人同时表示了反对。
看到贺丰年缩了缩脖子,有点被众人异口同声的反对意见吓到的样子,陈大郎解释了一句:“贺把总,明军本来就比咱们人多,咱们如果再分兵的话,很容易被各个击破的。”
“那你说咋办嘛?”长着一张四方脸的贺丰年,有点烦躁的说了这么一句。
陈大郎张了张嘴巴,正想要说点什么,却见到周围的宋继祖、叶崇训、贺丰年,马大利等人,全都将目光投向了上首,投向了站在那里的韩复。
见状,陈大郎也连忙朝着韩大人看了过去。
这两个月来,大家早就形成了一种习惯,遇事不决问韩大人!
反正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暂时还没有发现,有什么事情是韩大人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么连韩大人都解决不了,他们就更不用想了。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