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旺正准备回第四局第一旗负责的防区小北门,走到了鱼市街和西直街的丁字路口处,这里是整个狮子旗坊的出入口,襄京之乱后,兵马司在此处构筑起了永久的工事,将狮子旗坊封闭了起来。
黄家旺来到坊门前,验过腰牌之后,来到了外面。
沿街搭起了半永久的棚子,这里是征兵处的常设招募点,整日都排起长队。
黄家旺随便看了一眼,也没有在意,沿着西直街往北走,刚走了两步,忽然有一妇人从旁边冲了过来。
那妇人速度极快,转瞬就来到了黄家旺的面前,两只手伸出,猛地攥住了他的胳膊。
西直街南北两端同样构筑有街垒,并且有第一局的人守卫,黄家旺没想到走在西直街上还能遇袭,一时没反应过来。
那妇人攥住黄家旺的胳膊之后,嚷道:“是你,就是你,你就是那天在城关街,敲我家门的那个黄军爷!对不对?肯定是你!”
听到嚷嚷声,西直街两边等着排队登记的流民,还有做小买卖的商贩,全都往这边看了过来。
黄家旺也低头看起了那妇人。
只见那妇人大概四十来岁的样子,消瘦的脸颊上涂脂抹粉,有些干巴的嘴唇上,不仅涂着艳红色的胭脂,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反射出了光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门前,抹了猪油的缘故。
她头发干枯,却插着一支银簪子,身上还套了件花花绿绿的布裙。
以她的年纪,身材和长相来看,作如此的打扮,实在是有些既怪异又惊悚。
把黄家旺都给吓了一跳。
这打扮,谁敢去敲门?用韩大人的话说就是,去敲你的门,你还得赔人家精神损失费!
“大姐,你把手松开,你认错人了吧?”
“没有,就是你!”那妇人攥着黄家旺的胳膊不撒手,继续大声说道:“那天在宜城县,在咱家门口的不是你?你那会还带着三个红衣兵,给咱家送银子的,你忘了?”
“啊?你是。。。。。。焦家兄弟的娘,焦家婶子!”听到那妇人的话,黄家旺一下子想起来!
旋即,他再度打量起了焦家婶子,感觉只是过了一两个月而已,这焦家婶子变化也太大了吧?
和印象里的那个婆娘,完全对不上号。
焦大家里的婆娘嘿嘿笑道:“那啥,大兄弟,你在这衙门里头做啥大官儿啊?”
“婶子,我就是韩大人手下的一个兵,算不上什么官。”黄家旺先是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又问道:“你遇着啥事了?”
“咱不是听说你这襄阳城里面还招兵么,管吃管住还给银子,死了都给。咱和娃他爹商量着,把娃也送过来当兵。”焦大家里的婆娘说道。
“送娃过来当兵?!”黄家旺听得一愣,下意识的重复起了对方的话。
你家里的两个娃儿,不是都死了么?咋还能送过来当兵?
焦大家里的婆娘没看到黄家旺脸上的表情,她松开一只手,冲着街边招了招,喊道:“哥儿,过来,过来过来,哎呀,你这个老爷们,带你出门见个人,比小媳妇偷个汉子都要难。赶紧过来,等会人家黄军爷跑了,你哭都没
地方哭去!”
焦大家里的人虽然生得略显娇小玲珑,但嗓门却是一点不小。
她这么一喊,半条街的人都听见了。
众人的视线先是望向那婆娘,然后顺着那婆娘招手的方向,又齐刷刷的看向了街边。
只见街边站起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那少年郎生得更显瘦弱,只是脑袋有些大,显得很是不协调。
见自己成为了整条街关注的重点,少年郎臊得满脸通红,很是不满地瞪了自家娘亲一眼,这才不情不愿,慢吞吞的走了过来。
他还没完全的走近,焦大家的婆娘已经一把将那少年郎拽了过来,照例先是劈头盖脸骂了三句,然后堆起笑容,向着黄家旺道:“这哥儿是人龙、人凤的兄弟,也是咱家的娃儿,咱送过来给给黄军爷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