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地皮继承:请叫我天景之主! > 第60章 何家七小子(第3页)

第60章 何家七小子(第3页)

“老板,他们哪个先上啊?是舞狮子的还是那个……马戏?”

阿锦踮着脚尖,努力想看清舞台侧后方的动静,吸管在嘴里搅动着所剩无几的酸梅汤。

“按排班表,应该是何叔带的何家班先暖场”

陈明抬腕看了眼手机时间,目光投向舞台侧面候场的方向。

何家班,这个名字对陈明而言,意味着一段特殊的过往。

它曾是陈氏孤儿院孩子们可能的出路之一。

院里的孩子长到三岁,老师便会开始留意他们的兴趣和天赋。

若有合适的苗子,便会被推荐给何家班。

杂耍这行,入门越早越好,三岁启蒙,五岁最佳。

这也是为何许多杂耍班子里总少不了孩童身影的原因。

他们吃的,也是一碗青春饭。

“来了”

陈明话音刚落,七个半大孩子便依次跑上了舞台。

暖场嘛。

两位班主一合计,正好让何家班这群小的练练胆。

七个孩子都姓陈。

从陈老大到陈老七,最大的不过十一二岁,最小的才七八岁光景。

他们稚气未脱,身形还略显单薄,但一站上台,眼神却透着一股超出年龄的认真劲儿。

率先出场的是陈老二。

一套单车杂耍。

只见他脚踩独轮车,身姿轻盈,时而绕场飞驰,时而定点表演。

小小的身影在台上灵活穿梭,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紧接着是陈老三的顶碗,七八个瓷碗在他手中上下翻飞。

看得人眼花缭乱,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摔个粉碎,然而他却稳稳当当。

碗叠得越来越高,最终在头顶稳如泰山。

陈老西和陈老五合作走钢丝。

两人一前一后,步伐稳健,细细的钢丝在他们脚下仿佛如履平地。

不时还表演一些花式动作,看得观众们屏息凝神。

孩子们的基本功扎实,表演虽略显稚嫩,却也赢得了满堂喝彩。

观众们大多是抱着包容和鼓励的心态,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

尤其是一些带着孩子的家长,更是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指着台上给自家孩子讲解。

阿锦也看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

不时发出惊叹声,连手里的酸梅汤都忘了喝。

球球则乖巧地靠在陈明身边。

小脑袋随着台上孩子们的动作左右摇晃,看得津津有味。

大柱和小柱也看得认真,不时交头接耳。

小声议论着台上哪个哥哥姐姐的动作更厉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