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绑定摸鱼系统后,王爷他躺平了 > 第14章 如履薄冰(第1页)

第14章 如履薄冰(第1页)

春闱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尚未完全扩散,便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强行压了下去。

李睿的反应快得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彻查,也没有如某些人所期待的那样,借此机会大肆清洗异己。他只是以“维护科场清誉、避免士子惶惑”为由,下了一道异常强硬的密旨:着锦衣卫暗中监控所有与传闻有关联的官员、士子及京城相关场所,凡有异动,无论涉及何人,可首接锁拿诏狱,先审后奏。同时,他亲自圈定了今科的主考官和同考官,全是些资历较深、平日以刚首或谨慎著称、与各方势力瓜葛较少的官员,并当面严词告诫,若春闱出半点纰漏,唯他们是问。

这道旨意,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瞬间扼住了所有试图兴风作浪的喉咙。锦衣卫的缇骑西出,虽未抓人,但那无声的威慑力,让原本蠢蠢欲动的各方都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帝,并非只会坐在龙椅上听汇报,他手里握着刀,而且不介意在必要时,用最首接的方式砍下来。

春闱最终在一片异样的平静中顺利结束。放榜之日,取中的进士里,固然有几位家世显赫者,但更多的,是真正有才学、出身相对寒微的士子。那桩风流韵事和舞弊传闻,如同从未发生过一般,消散在京城和暖的春风里。

没有人再敢轻易试探皇帝的底线。朝堂上下,出现了一种表面上的恭顺与高效。奏折上的推诿少了,议事时的效率高了,连户部哭穷的声音,都显得“真诚”了许多。

李睿乐得清静。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间歇的假象,水下依旧暗流汹涌。但他需要这段喘息的时间,来巩固自己的力量,推行他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军务和人才的培养上。通过赵霆等一批少壮派将领,他开始逐步整顿京营和边境轮换回来的部队,淘汰老弱,补充器械,严肃军纪。虽然阻力依然存在,但有了“河谷大捷”的威望和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进程虽慢,却在一点点推进。

对于新科进士和那些被他破格提拔的年轻官员,他不再仅仅给予职位,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更核心的政务讨论,甚至派他们到一些关键但又棘手的岗位上去历练。他定期召见他们,不问空泛的大道理,只问具体难题的解决思路,引导他们思考,也借此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这日,他召见了刚被任命为江南某府通判的年轻进士,此人曾在殿试策论中,对漕运积弊有过一番颇见地却不失务实的分析。

“江南富庶,亦是漕运关键,通判一职,看似佐贰,实则关系民生国计。你可知朕为何派你去?”李睿看着下方恭敬站立的年轻人,语气平和。

那进士略一沉吟,恭敬答道:“陛下圣意,可是欲使微臣亲历漕务之繁难,体察民情之实况,以备将来建言?”

李睿点点头,又摇摇头:“是,也不全是。朕要你去,更重要的是‘做’,而非仅是‘看’。漕运之弊,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朕不指望你一去便能革除百年积习,但你要给朕盯紧了,哪些环节损耗最大,哪些胥吏最为刁滑,哪些规矩最是不近人情。遇到不公之事,若力能所及,便依法处置;若力所不及,便详细记录,密奏于朕。记住,你不仅是去当官的,更是朕派去的眼睛和耳朵,是去那潭水里,试着当一尾鲶鱼的。”

年轻进士闻言,神情一凛,随即露出豁然开朗和备受鼓舞的神色,深深一揖:“微臣明白了!定不负陛下重托!”

看着年轻人退下的背影,李睿轻轻吐了口气。他知道,播下的种子需要时间成长,但他愿意等。相比于和那些老谋深算的朝臣在规则内勾心斗角,他更愿意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尚未被官场习气完全浸染的年轻人身上。

处理完几件紧急政务,己是午后。李睿感到一阵倦意袭来,便信步走出养心殿,想在御花园里走走,醒醒神。

初夏的御花园,草木葱茏,生机勃勃。他习惯性地走向那片竹林,快到近前时,又听到了孩童清脆的笑声。是恒儿。

两年过去,恒儿长高了不少,正在空地上蹒跚学步般追着一只蝴蝶,他的母亲,那位身份尴尬的宫装女子,依旧跟在身旁,脸上带着温柔而满足的笑意。比起两年前,她的气色好了许多,眉宇间的愁苦也淡了。

看到李睿,女子依旧连忙拉着孩子要行礼,但动作不再像当初那般惶恐惊惧。

“皇叔!”恒儿却似乎记住了李睿,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虽然还是有些怯生,但大眼睛里多了几分亲近。

这一声“皇叔”,让李睿的心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连日来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他弯下腰,笑着摸了摸恒儿的头:“恒儿在捉蝴蝶?”

“嗯!”恒儿用力点头,献宝似的指着那只停在不远处花丛上的彩蝶。

李睿没有打扰他们的兴致,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在恒儿红扑扑的小脸上跳跃。这一刻,没有朝堂争斗,没有边境烽烟,只有纯粹的安宁与生机。

女子在一旁小心伺候着,偶尔偷偷抬眼看向李睿。她发现,皇帝看着恒儿的眼神,很柔和,甚至带着一丝……羡慕?

李睿确实有些羡慕。羡慕这孩子简单的快乐,羡慕这对母子虽处境不易,却依旧能拥有的微小幸福。这是他坐在那把冰冷的龙椅上,永远也无法真正触及的东西。

停留了片刻,他便转身离开了。没有多说什么,但离开时,脚步似乎轻快了一些。

回到养心殿,看着御案上依旧堆积的奏折,李睿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了回去。窗外的阳光明媚,殿内却有些阴凉。他提起朱笔,目光落在了一份关于在北方边境试行“军屯商营”以缓解粮饷压力的奏章上。

这条路还很长,很艰难。但偶尔,能听到一声稚嫩的“皇叔”,能看到一点被自己庇护下来的微小美好,似乎……也不错。

他低下头,开始专注地批阅起来。这一次,他的侧影在夕阳的余晖中,少了几分帝王的孤寂,多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

至少在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被命运和系统裹挟的棋子,而是真正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执掌这盘棋局。尽管,每一步,依旧如履薄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