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裘智看王老鬼咬牙切齿的样,生怕他再次发狂,忙安抚道:别激动,小声说。
&esp;&esp;王老鬼的声音太大了,裘智感觉耳朵都要被震聋了。
&esp;&esp;王老鬼扫了一眼文勉和岳岭,意识到自己并非对手,因此不敢放肆,只能愤愤不平道:我不至于为了两文钱就杀人啊!
&esp;&esp;裘智心道:别人不至于,但你这么疯狂,搞不好还真能为两文钱杀人。
&esp;&esp;裘智目前没有实质性证据证明王老鬼杀人,只能叫他签字画押,然后放他走了。
&esp;&esp;裘智看着王老鬼的背影,叮嘱金佑谦:下午让派人去万宁寺问问,王老鬼是不像他说的那样。
&esp;&esp;上午连续见了两波暴力狂,裘智感觉身心俱疲。吃完饭,朱永贤回家,他强打起精神,翻了一遍僧众以及住客登记信息,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esp;&esp;裘智找来了张捕头,吩咐道:你让人查查林嫂子,看她有什么
,子,没有更进一步的证据,不好让人上门搜查。
&esp;&esp;分割线
&esp;&esp;保定知府姓高,名晋苓。他听涿州县令说了裘智违规办案一事,觉得裘智不过七品,官卑职小,不值得惊动巡抚,因此自己写了一封参奏的折子,递交到了吏部。
&esp;&esp;批复很快就送了回来,还是吏部侍郎签批的。文中只说裘智办案得当,并无任何差错。
&esp;&esp;高晋苓今后的仕途都指望着吏部呢,借他一百个胆也不敢和吏部侍郎对着干,但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改给刑部递了折子。
&esp;&esp;这次折子递上去两个月才批回来,回文称命案发生在涿州县,知府、县令居然二十几年都不知晓,还是靠外县的县丞破了案。他们不但不羞愧,反而参奏同僚,倾轧善类,给他好一通骂。
&esp;&esp;高晋苓把批文给师爷看了,师爷捻须道:东家,裘县丞听说是今年恩科的榜眼,会不会上面有人啊。
&esp;&esp;高晋苓思索片刻,否认道:他要是上边有人,为什么不留在翰林院,反而去县里做了个县丞?
&esp;&esp;师爷劝道:若是没人,您连参两本都被打了回来,可见他有老天眷顾,有道是人不和天斗。若是上边有人,您再参也是无用啊。
&esp;&esp;高晋苓并非爱逞凶斗狠之人,听了师爷的话,若有所思,沉默许久道:罢了,这事就过去了。
&esp;&esp;第21章第二起命案
&esp;&esp;衙役们原先吃拿卡要惯了,裘智上任后见不得这种风气,不许他们在外作威作福。好在裘智背靠朱永贤这个金主,手头宽裕,对下属们十分大方,衙役们得了裘智的赏赐,还都忍得住。
&esp;&esp;没人会嫌弃钱多,如今听说可以去搜当地士绅的家,一个个抢着去周家。王老鬼就一卖水的,没什么油水可捞。是以安排去周家搜查的人眉开眼笑,去王老鬼家的则唉声叹气。
&esp;&esp;捕快们就像出笼的猛虎,脱缰的野马,闹哄哄地往周家几兄弟宅子去了,进去就是一阵乱翻,搞得是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周大年丢的银子没找到,捕快们倒是满载而归。
&e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