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红楼同人] 大侦探裘智 > 第56章(第1页)

第56章(第1页)

&esp;&esp;齐至臻是新科状元,听了王高川的话回过神来,笑道:裘贤弟,你我数月不见,想死愚兄了。我看你脸色不好,可是外官不好做吗?

&esp;&esp;齐至臻与裘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更谈不上讨厌裘智,只是他一向恃才傲物。自己一个清贵的翰林,与一个县丞坐在一起,哪怕对方是同榜,也觉得有辱斯文,忍不住暗讽一二。

&esp;&esp;传胪仇瑾对裘智恨之入骨,此刻听了齐至臻的话,感觉对方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esp;&esp;他立刻接过话茬,阴阳怪气道:看来宛平县的日子苦,一个玉树临风的榜眼,搞得面黄肌瘦的。

&esp;&esp;裘智若留在翰林院,仇瑾自是不会这般愤恨,偏偏裘智跑去宛平做县丞了。对仇瑾来说,裘智这个榜眼就是鸠占鹊巢。既然他在翰林院干不下去,当初考那么好干什么。

&esp;&esp;仇瑾一直认为,如果没有裘智,自己的名次就会前进一名,变成探花及第。哪用屈居传胪之位,想进翰林院还得考庶吉士。

&esp;&esp;裘智听出二人言语中的挑衅之意,心下奇怪:你俩从敦煌来的吗,壁画那么多。

&esp;&esp;裘智回忆了许久,自己在翰林院就干了几天,没招惹过他俩,怎么一上来就找茬。

&esp;&esp;二人不是周讷,裘智不在他们手底下当差。而且大家都是同榜进士,品级差不多,裘智不惯他俩的脾气。

&esp;&esp;裘智斜睨着俩人,似笑非笑道,道:大家都是圣人点差,为国尽忠,不敢言苦。至于外官好不好做,纯属个人感受。你们要想知道,回头请圣人给你们外放一任,自己体会一下。

&esp;&esp;仇瑾好不容易考上庶吉士,打算散馆后留在翰林院,之后进入六部,即使外放做官,也只想做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现在让他去谋外任,简直是自毁前程。

&esp;&esp;仇瑾被裘智噎的说不出话来,齐至臻也觉得无趣,低头不语。

&esp;&esp;翰林院学士承旨姓孙名缜,王高川发现孙缜一直在留意他们这边的动静。他心念一动,突然想起一事,两个月前,戴权来过翰林院。

&esp;&esp;王高川

,但大家的心思并不在食物上,只是象征性地动动筷子。主要还是听朱永鸿讲话,然后再歌功颂德一番。

&esp;&esp;朱永鸿环视众臣一圈,笑道:往年你们写的诗文,固然喜庆,却过于呆板、拘谨,少了些灵气,朕读着没意思。

&esp;&esp;殿中除了宗亲、武将,余下的文官都是科举出身,作诗写文不在话下。只是他们进献的诗篇多为应制诗,文辞华丽,不免少了些清新绝妙的味道。

&esp;&esp;官员们低头不语,心里不停地琢磨着,不知朱永鸿这话是什么意思。

&esp;&esp;只听朱永鸿道:想来是没有彩头,你们就应付了事。今年朕备下了一份重赏,谁写的最好,这东西就赏给谁。

&esp;&esp;卫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登基后颇为节俭,每年生日不受朝贺,一应节庆亦不张灯结彩。直到晚年,才在新年时举办宴会,仅接受群臣的朝贺,依然不许官员献礼,只能进献诗文,以庆佳节。

&esp;&esp;朱家的后世子孙不敢违背祖制度,一直遵循这一定例。

&esp;&esp;朱永鸿说完,看了戴权一眼。戴权会意,忙去后殿取来了彩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