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乡下人家盖房子哪有给工钱的,都是互相帮忙再包上一顿午饭就成。
“忘不了,你就放心吧。”去帮亲家盖房的事郑有财怎么可能会忘,只说到这里郑有财面色有些不愉,“你二哥不去帮忙,他在县城另外找了活干。”
本来年初二郑燕回娘家时,他们一家子都答应的好好的,没想到郑武会临时变卦,前两天才和郑有财说不去帮忙盖房子了。
“他不去就不去,爹你也别为了这事生气,正好我这还有好事要跟你们说呢。”
“啥好事,燕儿你快说说,是不是又有娃了?”于春花语气中透露出的喜悦让郑燕有些哽住。
这些年他们夫妻辛辛苦苦才把两个孩子带到这么大,短时间内他们可都没有再生娃的想法,毕竟刘大顺明年还要跟着出去走商赚钱呢。
“不是这个,我婆婆体谅我们这些年辛苦,说盖宅子期间请人做饭,我和大嫂娘家各选一个人,要干活利索爱干净的。做一顿午饭,做完得将厨房打扫干净。”
毕竟就在刘大勇家附近盖房,做饭自然也是在刘大勇家厨房。平日里他们家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要是请了不爱干净的人去做饭,只怕会惹得刘大勇和杨婉不喜。
“你大嫂做菜还行,干活也利索,就让她去吧。”于春花想了想说道。
六个儿女老大成熟稳重,最小的也算懂事,另外四个就极为爱争长短,可就算如此兄弟姐妹六个的感情也还是不错的。
可都成亲后就不一样了,老二娶的妻子性子跋扈,偏于春花管不住她,老二又什么都听媳妇的,搞得家里都不安宁,三个女儿有两个都已经和老二闹翻了。
本来郑燕也是看在爹娘的面子上才开口让郑武过了元宵节就帮忙去盖宅子的,当时他们两口子也答应好好的,结果快到日子了又变卦。
好在郑燕也知道郑武和朱乐的性子,当初回家压根就没提起过娘家会来几个男丁帮忙。
“那就让大嫂去,弟妹就留在家里打理好茶树,等茶叶可以摘了我三弟妹高价收呢。到时候你们摘最鲜嫩的芽叶送我们家去,保准能卖个好价钱。”
想着郑武和朱乐的德性,郑燕也没将事情详细说清楚,只让娘家等茶叶可以摘了再送到刘家去。
“成,就按你说的来做。”
“爹、娘,时间也不早了,我和大顺还赶着回家吃饭了就先回去了啊,你们明天记得早点过去。”事情一说完,郑燕就想着快点回家去赶上晚饭。
今儿个过节再加上有杨婉提了要求,晚上的泥鳅和黄鳝保准是刘大勇做的,她肯定要赶回家去多吃上两口。
说起这个郑燕都觉得有些无语,她和周东喜一直也做了这么多年的饭,自认她们俩的厨艺都还算不错,可没想到刘大勇不过出去了八年,那手厨艺比县城里最好的酒楼厨子的手艺都要好。
看着郑燕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于春花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这孩子性子是改不了了。”
“改不了就改不了吧,你没瞧着大顺就喜欢燕儿这性子。”郑有财却觉得郑燕这样挺好,什么锅配什么盖。
刘家一家都没人嫌弃郑燕这样的性子,他们做爹娘的就没必要委屈她改变。
夫妻俩说了郑燕一会,儿子儿媳们也陆续从房里走了出来,想着刚才郑燕说的事,郑有财和于春花便开始交代起来。
“阿武你前天说在县城找到了事做,不去亲家那边帮忙我也懒得管你。明儿老大和老大媳妇还有老三一道跟我去亲家那帮忙。”
“小六媳妇你就跟着我在家侍弄好茶树,等可以采摘了到时全送到你三姐家去。”于春花也对没被提起的徐兰说起他们老两口的安排。
“娘,这茶叶摘了还能送去县城卖钱,怎得就要送到三妹那去?不管你怎么和三妹说的,我们可不同意这事。”听于春花这么一说,朱乐直接就吵了起来。
“老二,你不管管你媳妇?”郑有财是真有些生气了,这老二媳妇是越来越过分,对着自己的婆婆都敢这么大呼小叫的。
郑武直接低头不语,完全不接郑有财的话茬,他也不赞同将茶叶送到郑燕那去,索性就让朱乐闹。
“我们两个还没死呢,家里的东西轮得到你们来安排吗?”郑有财气得直拍桌子。
“当家的,我早就说爹娘偏心,你还不信,家里拢共就六棵茶树,还打算将摘取的茶叶全送到郑燕那去。”
“老大,老三,你们怎么说!”郑有财被气得狠了,也没打算将郑燕说的杨婉高价收茶叶的事说出来,他要看看三个儿子和儿媳的态度。
“爹娘准备将茶叶送到三妹家,自然有爹娘的道理,我们没有意见。”不等郑文开口,杨雨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
她嫁过来时郑燕才十三岁,过了四个月朱乐也进了门,杨雨性子好不善争执,朱乐时常将自己要做的活计退给杨雨,偏十三岁的郑燕不过和她相处了四个月就一直护着她,时常与朱乐对着干。
将朱乐推给杨雨做的事,又全都给推回朱乐。要是朱乐闹起来,郑燕就闹得比她更厉害,在郑燕出嫁前的那几年杨雨确实过了好几年的舒心日子。
等郑燕出嫁后朱乐又故技重施,被小姑子贴心教了好几年的杨雨也硬气了起来,只要朱乐敢闹,她就拿出长嫂的架势拿捏她。
所以莫说是这些还没成熟的茶叶,就算郑燕开口想借走他们夫妻的全部家当她也愿意借。
“爹,娘,我们也没意见。”郑斌和徐兰同时说道。
“就你们会做好人,什么东西都往你们那几个妹子家送。”老大老三都不和他们一条心,朱乐说起话来就更加肆无忌惮。
“老二,这些年家里因为你媳妇闹了多少事你自己也知道,现在我这做爹的也不逼你,给你两个选择,要么你休了朱氏,要么就把你们一家单独分出去。”
免得一日日的闹得家里不得安宁,小到一粒米都要争。老大老三家的性子都不错,很多时候都让着朱乐,因此也让朱乐越来越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