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 第56章欧阳修 对黄巢说谢谢朱元璋对科举的新点子(第2页)

第56章欧阳修 对黄巢说谢谢朱元璋对科举的新点子(第2页)

话说了一半,可以说是吊足了朱元璋的胃口,然而让他抓耳挠腮的是,林啸就一笔带过了。

没办法,科举这个事情,一节课哪能讲完,林啸当然捡重点的讲,他毫不客气的直接手指一点,教案PPT滑到了西方。

“总体而言……”

“西方的教育分两个层面!”

“精英教育,平民教育!”

“然后,他们的选人用人,直到今天,还用察举制你们敢信?”

林啸直接说出了西方教育的两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也一口道出了西方选人用人制度的实质。

“察举制……”

“不是吧,老师,美利坚、法兰西那边,不也有公务员考试吗?”

“对的啊!他们那边的大学生,也很有出路吧。”

“当然,当官在他们那边不流行,他们更倾向做生意……”

“可也不能说,他们那边,是察举制啊。”

学生们纷纷提出质疑,脸上写满了疑惑。他们中有些人对西方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西方有着完善的教育体系和选拔制度,与察举制似乎毫无关联。

“你们都对!但……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外国是很多国家,而我国,就是一个国家,好像是大家,从来就习惯让我们国家一个,单挑全世界……这是值得赞扬的,也是不可取的。”

林啸当然懂学生们的疑惑,没办法,从小他也是这样的,习惯拿祖国单挑全世界,教育制度也一样。

林啸纠正了他们的错误。

“是哦……好像也是……”

“哈哈,如果我们不能单挑全世界,肯定还是我们不足,当什么世界第一!”

同学们顿时恍然大悟,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作为10后,他们成长在国家繁荣昌盛的时代,民族自信早已深深烙印在骨子里。

“行了,我说一下西方教育……”

“就是我的两个观点,他们的平民和精英,在选人和教育上都是两条线!”

“欧洲的教育,早期的时候也是贵族和宗教才有的,总体经历了……神权垄断—世俗分化—国家统筹—全民普及四个大阶段。”

“欧洲古代,希腊和罗马奠定人文和法律教育基础,最初的教育是贵族和教会才有的,和我们这边一样,平民没有读书的机会,这个时期,可以对标西汉和东汉魏晋……”

“两边的教育,都是贵族教育!”

“中世纪后,尤其是文艺复兴后,教会控制的学校,才向普通人开放。而当时的国家与教会产生了权力之争,国家开始自己设置学校,培养自己的人……”

“这一阶段,相当于隋唐到两宋的时候……大量普通人得到读书的机会。”

“他们最早的大学,是1088年建立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以法学为核心,吸引了但丁,哥白尼入学……”

“后来,造纸术传入他们那边,才让他们的教育大规模普及,工业革命开始后,因为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和劳动力,学校才专门对平民开放……也就形成了平民教育,彻底普及开来。”

“这个时期,就对标了清朝。”

“当我们这边的科举,三年一次,才招收几百上千人的时候……”

“他们那边的平民教育,三年就可以教出十万,百万的人识字……”

“所以,1840年后,当东西方开始融合之后,欧洲那边比我们拥有更多的读书人!”

“当普通人也有免费识字,或者接受教育权力之后,教育为百万,千万人服务的时候,我们这边的科举,依旧只为清朝那一百万,两百万读书人而服务的时候……”

“科举制,注定落幕!科举制,就是被他们这种全民教育所取代!”

林啸大概而简要的说了一下西方教育的发展情况,而这节课说到这里的时候,下课铃声也随之响彻而起。

“行了,这节课结束……”

“下节课,我们继续,讲的是秦朝为什么灭亡,朱小章,赵星野、黄巢出来一下……”

林啸果断结束了这堂课,然后,单独叫了三个学生,准备下一堂课的内容。

课断到这里,让秦始皇、朱元璋等人又不上不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