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望了望在场的重臣。
心里有一股得意。
自己贏了。
“忠顺王。”皇帝看向忠顺亲王,脸色平静,“蛮人计袭开、铁二城,威胁瀋抚,辽东都司多次弹劾东平郡王,朝廷可有定论?”
在场的人纷纷看向忠顺亲王,也有人下意识看向內阁首辅刘儒。
刘儒一言不发。
有人心生不满,不过没有表露出来,认为时机不到。
忠顺亲王当仁不让,上前恭敬道:“蛮人势大,並非寻常压制可以解决,需集结重兵以雷霆之势灭之,东平郡王之所以推逶,並不是畏战,反而是为了保存实力。“
林如海悄然看了眼忠顺亲王,又看了眼刘儒,隨后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辽东都司损失国土,不思悔改,一味地推卸责任,皇上万不可轻信,否则大错特错,悔之晚矣。”忠顺亲王忠心为公,语重心长,“换换图之,以拖为主,等待朝廷腾出精力。”
“元辅如何看?”
皇帝又问道。
忠顺亲王一愣。
林如海猛然抬起头,殿內气氛微变。
刘儒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上前拱了拱手,不客气道:“东平郡王手中几万精兵,何须等待时机,倒要问问他到底是要等待什么时机,臣认为朝廷应该加派官员前往辽东,威逼东平郡王出兵。”
“臣反对。”
忠顺亲王立刻出声,大声道:“皇上亲政,东平郡王等人第一时间支持,如何不信忠臣?”
“忠顺王。”
李成贤抓住机会,提醒道:“如何能殿前咆哮。”
“住嘴!”忠顺亲王鄙视道:“本王一为了江山社稷,日月可鑑,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一心只有皇上,忠言逆耳,有何不敢?”
李成贤当场红了脸,支支吾吾退了回去。
眾臣都不在说话。
皇帝点了点头,“依王叔去办。”
忠顺亲王这才脸色好看起来。
出了文华殿。
林如海悄然跟上刘儒。
“林海啊。”刘儒回过头,笑道:“皇上打算提拔你为右都御史,老夫先恭喜你了。”
从左副都御史到右都御史,正三品大员变成正二品大员。
朝廷有几个正二品以上的实权大员?
虽然只是一级之差,但是进入正二品大员之列,林如海已经够资格称为一方大佬。
地方上有一省巡抚,还有金陵省司马,也就是金陵兵部尚书等,只差一个入阁,缺少一个分量足够的领头人物,目前还是依靠贾府的国公旗帜维持。
不过已经只差半步了。
要么是广东巡抚吴文华,要么是眼前的林如海,两人未来都有资格入阁。
刘儒不得不敬佩眼前的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