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门房跑过来道:“苏主事,门外有十来个书生求见,询问明年县试的事。”
这些人吵吵嚷嚷,语气带着不忿。
颇有些埋怨苏清的意思。
这些读书人出身都不错,自认没受过苏清的施粥赠药的恩情,故而闹事闹的理直气壮。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里面还有王乡绅王焕家的族人。
那王焕被整的厉害,已然服了,但手底下的小子们各有想法。
“我告诉你,如果南江县不办县试,会有很多读书人闹事!”
苏清再次看向苏三叔,又看看一脸茫然的顾教谕,笑道:“好吧,那你们办吧。”
“但事先说明了,此事跟衙门无关,皆是县学操办。”
“如何?”
好好好!
答应了就行。
苏典吏跟顾教谕得了准信,这才离开。
他们要赶紧筹办明年二月的县试!
武捕头等他们走了,才忍不住道:“苏主事不用惯着他们的,难道是怕书生们闹事?”
苏清挑挑眉,淡定道:“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甚至还不是秀才。我会怕这个?”
顾秀才顾从斯走进来,开口道:“那为何同意。”
苏清不答,只让大家赶紧做事。
都九月份了,各村烧毁的房屋修缮的怎么样了。
说话间,天气就要降温,不能耽搁。
顾从斯却隐隐觉得,这是个陷阱,但以他的阅历,看不出哪里有问题。
苏清叹口气,等其他人都走了,开口道:“放心,顾教谕不会有事。”
顾从斯帮她不少,她自然不会忘恩负义。
要问那是什么陷阱。
自然是多做多错。
苏典吏留着是个祸害,但要真正处置他,却没个名头。
既然他要冒头,那就让他冒。
出错了,才能一并收拾了。
再说,如期举办县试这种事,对她并非没有好处。
至于顾教谕。
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不会怪罪。
顾从斯还想追问,却不知道从哪开口。
他看向苏清的字,其实写的还不是很好,四书五经更是没读过。
但在政务上,却远超南江县所有人。
顾从斯沉默做事,心里百感交集。
南江县县试如期举行的消息,传遍县里各地。
这让不少书生高兴至极。
多年寒窗,每一年考试,就是一次机会。
错过一次少一次,他们必须努力。
也有人长了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