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把录音机放进防震箱时,指尖还在发颤。船身颠簸,她低头看了眼合同上的字迹,那行“清除所有关联痕迹”像刻进纸里的刀痕。许清和坐在对面,正将数据线插进笔记本,屏幕跳出加密提示。
“密码呢?”她抬头问。
沈知微没答,只是从内袋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那是母亲病床前最后一张便签,背面写着一串数字:2001312。她输入后,文件解锁。
程雪阳站在舱门口,手里拿着刚接完的电话,“消防队在陈茂宇老宅发现火情,现场有燃烧过的文件残骸,警方已经封锁。”
“不是意外。”沈知微合上电脑,“他想烧掉什么。”
快艇靠岸后,三人直接驱车前往火灾现场。街道已被警戒线围住,空气中浮着焦糊味。两名技术人员正在灰烬堆里翻找,身旁摆着几个透明证物袋,里面是烧得只剩边角的纸片。
程雪阳蹲下,戴上手套翻看其中一袋。残页边缘卷曲发黑,但中间部分墨迹尚存。他抽出放大镜,逐行辨认:“……C-7……转运周期七十二小时……代号‘雪松’……付款方式为艺术品拍卖……”
“雪茄密码。”沈知微低声说。
她闭了闭眼,心跳忽然加快。
滴。
记忆回响启动——
画面回到三年前某个雨夜,她在公司地下停车场取车。电梯门开时,陈茂宇正站在一辆黑色轿车旁抽烟。烟头明灭间,他对着电话说:“这批货走苏富比那场拍卖,画作编号A-9,价格挂三亿,实际成交价按雪茄灰的比例算。”
旁边保镖应声:“明白,三根雪茄,每根燃尽三分之一,对应三千万。”
陈茂宇弹了弹烟灰,“记住了,灰烬就是密码本。”
滴。
回响中断。
她睁开眼,看向程雪阳手中的残页,“他们用雪茄燃烧的程度记录资金拆分比例。找那些带有灰烬痕迹的纸片。”
技术员闻言立即调出另一批证物。其中一片纸张右下角附着少量白色粉末,经初步检测确认为雪茄灰成分。程雪阳接过报告,迅速联系实验室团队进行纤维重建与墨迹还原。
当晚,临时办公室灯光未熄。
六名专家轮班作业,利用光谱成像技术拼接残页。沈知微坐在角落,听着键盘敲击声不断响起。凌晨两点,主屏幕上终于浮现一份完整结构图——十七家公司通过艺术品拍卖、古董交易、私人基金会等名义进行资金转移,每一笔都标注了对应的“雪茄参数”。
“A-9画作,三根雪茄,每根燃至三分之一,对应九千万资金分流。”程雪阳指着图表解释,“这些钱最终流入李兆丰控制的离岸账户,用于支付军火定金。”
“而审批签字的,全是陈茂宇的人。”许清和补充,“他在文化局有内线,提前拿到了拍卖许可名单。”
沈知微起身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圈出三个关键节点:拍卖行负责人、海关申报代理、资金接收方。她写下三个名字,又在下方标注时间线。
“明天上午十点,拍卖行开庭应诉,我们必须提交证据。”
“可这些还是间接关联。”程雪阳皱眉,“没有直接证明陈茂宇参与指令下达的记录。”
沈知微沉默片刻,忽然转身走向资料架,抽出一个密封袋。里面是一截烧焦的雪茄头,标签注明“取自书房壁炉”。
“这是今天在现场找到的唯一完整燃烧残留。”她说,“如果能确认它来自哪一盒特定批次的雪茄,就能锁定使用时间和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