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出个木桶!”
“我家出个盆!”
庞知山记性不错,不用纸笔就记下了各家出的东西。
算一算家用差不多凑够了,他又说起需要出力的事情来。
“那栋房子是我八叔公留下的,他老人家去了有些年头了,房子久不住人,年久失修。统共两间房,睡觉的屋子漏雨,做饭的棚子和灶都塌了一半,多的是需要修的地方。”
“近来大伙儿才将麦子种下,我知,各家晚稻都还有未晒干入仓的,田间地头有的是事情要忙。但是,等忙完地里的事情就要入冬了,咱不能让两个小娃子总住在漏雨的家里吧?”
“冬天一场雪下来,躺在漏风漏雪的房子里人怎么扛得住?”
一番动之以情,见气氛差不多了,他趁热打铁把各家出多少工,何时开始帮舒家修缮屋子都一一分工妥当,定了下来。
……
舒婉秀满腔的劲儿在拔完一小片草后消弭于无形,只剩下吃力。
舒守义更不用说了,他人小小一个,长一些的草比他高了不知多少,偏他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只管学舒婉秀的样子,埋着头、弓着腰去拔,结果使出吃奶的力气拔了一根草出来,还因惯性摔了个屁股蹲。
“草根太板实了,拔不出啊。”舒婉秀身体累得想躺在地上休息,手却紧紧拽着一团草不松。
她想尽量把草根拔出来。
因为草根断在地里弄不出来,没有锄头的情况下,地会翻不动。
昨夜大伙儿帮着拔掉了屋前一小片草,今日她干活前估量过了,上半晌加把劲儿可以整出一块菜地的长宽来,午间休整一番,下半晌再用木棍子或者石头试试能不能翻地,最后试播一些菜种下去。
“呼~”在险些跟舒守义一样摔了个屁股蹲后,舒婉秀终于拔出了手里那根根茎很深长的野草。
她抖抖土,把野草丢一堆去,从路边的灌木上折了一根拇指粗细的枝条下来,用手握住,一撸到底去掉叶片,来回摩挲几次,感觉没有刺手的地方便递给舒守义,让他拿着掘地翻土。
过了一个时辰,舒婉秀直起腰回望身后拔完了草的地,再抬眼看看天上刺目的太阳,用手背两把抹去满脸的汗后,对舒守义道:“守义,别掘土了,和姑姑一起去山下打一锅水上来,烧些水喝。”
舒守义好生放下磨掉了一截的树枝,或许是腿蹲麻了,单掌撑地站起来时身体都摆了一下,但他不叫苦,乖巧地说:“好。”
家徒四壁的不便之处,舒婉秀来到新家不足十二个时辰就体会到了。
瞧瞧,没个盆啊桶的,想烧口开水都要拎着锅去山下重新打一趟水。
自己倒罢了,腿没有萝卜长的小孩子也一要一趟趟地跟着爬上爬下。
舒婉秀想拿出本事来赶紧把日子过好,可做农活做家务她都不擅长,长到十六岁,她的长处唯有织布这一条。
新家中没有织布机,买一台织布机或找工匠做一台织布机都要花许多银子……所以,她改变不了目前的境况。
舒婉秀心中郁郁,水烧好让舒守义喝了一碗后,便打发他去歇晌。
虽是秋天,但今天的日头够烈,中午不适合卖命干活。
她坐在堂屋的门槛上,偶尔有山风吹来还算凉快,一边歇凉,顺便打开陈婶娘给她的菜种,看看等下先种哪一样蔬菜合适。
干枯的荷叶一层一层展开,几片荷叶内分别包着不同菜种,有冬葵、芫荽、菘、蓬蒿、芦菔、波棱菜、扁菜。
细数起来全是时令蔬菜,不过从种植到采收的时间有所不同,种植难度也各不一样。
例如菘和芦菔,这两种种下去要两个月左右才能收获,但是经吃耐放。
冬葵和扁菜收获快,多下点肥,个把月能采摘。冬葵能摘许多次,能吃一个冬季,而扁菜是个四季菜,种活了一年四季有得吃,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她选择先种冬葵菜、扁菜这两样,它们种下去能早些采收,播种也相对简易。
芦菔很好,可是种前地要深翻,这恰恰是她目前不好做的,只能留待稍后。
把今天打算种的两种种子挑出来,其余重新包好,收到堂屋那个旧竹篮中,挂在墙上。
掩上堂屋门,舒婉秀捶捶背,也回屋歇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