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如珪放心了。
元旦假期的第二天,学校里依旧没什么人,谢如珪把言真送到宿舍楼下后,自己去文创店逛了逛。
京大的文创很有名,谢如珪买了个冰箱贴,刚结完帐,言真的电话就打过来,说他已经收拾好了,问谢如珪现在在哪儿?来找他。
“这么快?”宿舍和文创店好一段距离呢,谢如珪以为要收拾很久,“这样,我们门口见。”
言真:“好。”
他的行李箱里一半是书,剩下的是衣服,加起来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言真收拾行李的时候给蓝牙耳机充了会儿电,算算时间,走过去刚好够他把录音再听一遍。
一路上心情都很好,看到站在车外等他的谢如珪时就更好了。
很难想象谢如珪已经三十一岁了。
这些年来,言真在报纸上寻找他的身影,在谢如珪的朋友的社媒账号上筛选他的踪迹,直至昨天下午,两人时隔十三年再次见面,谢如珪还是那么意气风发。
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发现,谢如珪其实是淡颜的长相,他的五官有一种出身江南水乡的古典和婉约,一米八的身高总是风度翩翩,让人直观感受到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偏偏就是这样一副古典、没什么攻击力的长相,因为皮肤太薄,脸上各处总是有恰到好处的阴影,嘴唇又特别红,极淡生艳,随便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叫人觉得他漂亮得惊人。
他穿着黑色羊绒大衣站在车前,站得可以说是非常规矩,并不故意耍帅,就连雨伞也是收好拿在手上的,都把周围帅出了几个看到他走不动,想上前来要电话号码的。
言真拖着箱子,大踏步走过来。
“你好,可以给我你的电话号码吗?”他问。
谢如珪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
他同样幽默地回答道:“不好意思,我在等人。”
男人接过言真手上的行李箱,放进后备箱,顺便把长柄雨伞也放进去:“还怪沉……你在听什么歌?”
“不是歌,是英语口语。”言真回答道。
见到真人,他把耳机摘了,随手装进兜里。
上了车,言真才发现谢如珪并没有往颐和原著开,好奇地问他,谢如珪就说先不回家,先去商场给他买几件衣服。
“谢谢谢老师,我有衣服穿。”
言真抿了抿唇,拧着眉。谢如珪刚好在看后视镜,看到,觉得这孩子真的好清纯好青春,能演校园爱情电视剧里的男主角的那种。
越看越讨人喜欢。
他没理言真劝阻他的婉拒,不容拒绝地说道:“要买的,本来你考上大学,来北京,我就应该去机场……去火车站接你,给你买衣服,带你吃北京烤鸭。你想不想吃北京烤鸭?好,我们晚上吃北京烤鸭。”
什么也没说的言真:“……”
算了,谢老师心情这么好,就让他买吧。
谢如珪的心情确实很好,十分钟前,他接到律师的电话,说离婚协议沈恪已经签了,美国那边的律师可以开始走法庭程序了。
心情好自然要庆祝一下了,谢如珪什么也不缺,他没什么好奖励自己的。
他站在车前,远远地看到言真朝他走过来,突然想起来言真的毛衣不光不保暖,还很扎。
那就给言真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