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那年花开1981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妹妹已经是大佬了(第1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妹妹已经是大佬了(第1页)

“抱歉啊,老董,我是真有约了。。。。。。。”

李野看到了董善脸上那不善的表情,显然对方是觉得李野在蒙傻子,但是李野还是拎起皮包就走了。

因为李野是真的约了妹子吃饭,而且还是吃饱喝足妹子结账。。。

董善坐在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热气早已散尽,杯壁冰凉。窗外夜色浓重,京南家属院的路灯昏黄,照在楼前那棵老槐树上,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像一道横亘在心头的裂痕。

他不是没想过权力更迭的残酷,可当它真正逼近时,仍觉胸口发闷。

马兆先那句“心外觉得委屈是会找人告状吗”,像根针,扎进了他最柔软的地方。李野能靠运作下位?那他董善这些年兢兢业业、熬更守夜地拼,图的又是什么?难道真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实人”,任人摆布?

可转念一想,他又苦笑出声。自己何尝不是一路靠着“老实”二字走到今天?毕斌颖是他父亲,文庆盛是他岳父,马兆先是他的引路人,柯老师是他丈母娘口中的“贵人”。这些人脉织成一张网,托着他往上走。可如今这张网开始松动了??毕斌颖调往西南,文庆盛退居二线,马兆先虽仍在位,却已显疲态。而李野,那个曾经被他视为“技术员”的年轻人,竟悄无声息地搭上了薛部这条线。

这局,早就变了。

他忽然想起三天前李野请他喝酒。地点选在城西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酒是普通的二锅头,菜也不过是花生米、拍黄瓜、酱猪蹄。可就是在这简陋的饭桌上,李野谈笑风生,言语间却处处透着深意。

“董哥,你说咱们一分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李野当时端起酒杯,眼神清澈,“不是技术落后,也不是设备陈旧,而是‘归属感’。”

董善当时还笑:“你这话说得玄乎,什么叫归属感?”

李野慢悠悠地说:“上面管得太多,下面不敢做主。干好了功劳归领导,干砸了责任归自己。谁还敢拼命?所以大家都是混日子,等政策,看风向。”

然后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可要是有一天,咱们能自己说了算呢?比如……企业改制,自负盈亏。”

董善当时心头一震。

自负盈亏?那不就是意味着??脱离部委直管,变成地方企业?甚至……私人承包?

但他没接话,只是笑了笑:“你想得太多了。”

李野却不恼,反而笑得坦然:“董哥,我不是想得多,我是看得清楚。你知道为什么这次西南要派人去调研吗?不只是为了考察干部,更是为了摸底??哪些企业愿意改,哪些人敢带头。”

那一晚,李野没有提任何请求,也没有明说立场。可董善知道,他在试探,在布局,在悄然站队。

而现在,马兆先的话印证了一切:那些“自留地”真的要交出去了。京南集团,这个曾经属于中央部委的“亲儿子”,很可能即将划归地方管理。而谁能在改制中掌握话语权,谁就能成为新秩序下的掌舵者。

李野已经在动了。

董善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寒风吹动窗帘,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李野之所以能这么快搭上薛部,是不是因为……有人推了一把?

谁?

文庆盛?

不可能。文庆盛虽然退居二线,但为人谨慎,绝不会在这种节骨眼上轻易表态。更何况,他是董善的岳父,按理说应该全力扶持女婿才对。

那会是谁?

他脑中闪过一个人影:毕斌颖。

自己的父亲?

可毕斌颖明明已经调往西南,按理说不该再插手京城事务。但他临走前那句“升迁去了西南,未必不是什么坏事”,意味深长。难道他早就在为后路布局?而李野,不过是其中一枚棋子?

想到这里,董善脊背一凉。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场博弈远比他想象的复杂。父亲看似远离权力中心,实则可能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而他自己,若还停留在“小皇子”的幻想中,迟早会被碾得粉碎。

他重新坐回沙发,闭上眼,回忆起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