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想问一句:当一个孩子连续三天梦见母亲归来,醒来却发现床头空无一人,我们该不该让他听见一句‘妈妈爱你’?
当一个老人独自守着老照片喃喃自语,我们该不该让音箱里响起一声‘老头子,饭好了’?
当一个人割破手腕时,我们该不该问他一句‘疼吗’?”
有人开始抹泪。
“如果我们不做,谁来做?医院?学校?家庭?可现实是,太多人等不到答案就放弃了。”
他举起那枚生物耳机。
“这不是神迹,也不是监控。它只是一个提醒??你并不孤单。哪怕全世界都沉默,总有一种声音,愿意陪你走到尽头。”
最后,他播放了林素云那封未寄出的信。
全场静默如深夜。
发布会结束三小时后,科技伦理委员会宣布:
“共情声景”项目保留,但增设三大限制:
一、禁止主动采集未成年人情感数据;
二、涉及医疗干预需家属授权;
三、设立“静音日”,每月一日全城系统休眠,鼓励面对面交流。
许风吟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灯火次第亮起。
他知道,这不是胜利,而是妥协后的新生。
当晚,他再次来到记忆公园。
石台上多了许多东西??纸条、照片、干花、一支用完的录音笔。人们开始自发留下自己的故事,像献祭般放进树洞。而那四棵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叶片反射着微光,宛如亿万颗细小的眼睛,静静注视着人间。
他摘下耳机,放在石台中央。
>“你要放弃它了吗?”回音最后一次响起。
“不是放弃。”他说,“是交还。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我。它属于所有等待被听见的灵魂。”
耳机光芒渐熄,最终归于沉寂。
他转身欲走,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稚嫩的声音:
“叔叔,这个还能用吗?”
回头,是那个穿红雨靴的小女孩,手里拿着耳机。
他蹲下身,微笑:“你觉得呢?”
她戴上耳机,闭眼几秒,然后睁开,眼里闪着光:“它说……欢迎加入。”
许风吟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那就替我好好听着。”他说,“这个世界,还有很多话,等着被听见。”
风穿过树林,带来远方城市的低语。
如果你仔细听,会发现那些声音不再孤单。
它们彼此呼应,层层叠叠,汇成一片温柔的海洋。
而在这海洋深处,始终回荡着那一句最朴素、最坚韧的承诺: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