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三零四章 哈哈真是皇爷爷的好孙子(第2页)

第三零四章 哈哈真是皇爷爷的好孙子(第2页)

刹那间,雕像的眼眶中流出一道晶莹液体,落入湖水,激起一圈奇异涟漪。监测数据显示,那一瞬,全球新生儿脑电波同步率达到98。7%,且全部呈现40赫兹伽马波特征??这意味着,从出生那一刻起,这一代人便天然接入共感网络。

与此同时,比邻星b传来最新影像。

那颗由人类愿景塑造的新星球上,第一批移民已建立首个聚居地。他们不用围墙划分领地,也不设警戒系统,因为所有人都能感知彼此的情绪状态。若有人心生愤怒或焦虑,立刻会有数人主动靠近,进入其记忆场域,陪伴他走过情绪风暴。

那位退役军官,在一次深度共感体验中,终于面对了自己曾经参与镇压行动的记忆。当他颤抖着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时,不仅收到了受害者家属跨越时空的宽恕,更有一股暖流涌入胸膛??那是千万陌生人同时对他说:“我们也曾犯过错,但我们愿意一起healing(疗愈)。”

如今,这个聚居地被称为“灯原”,意为“灯火起源之地”。他们在中央广场种下一棵树,树干内部嵌入了一块微型心源石碎片,据说能与地球母体保持量子纠缠。每逢月圆之夜,整棵树会散发柔和金光,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最深的愿望。

而在地球另一端,苏晓的生活悄然发生改变。

自那日听见“孤独的孩子”呼唤后,她开始频繁做梦。梦中总有一位穿灰色旧衣的青年坐在湖边写日记,笔尖落下时,文字便化作飞鸟四散而去。每次醒来,她床头都会多出一页纸,上面写着陌生却又熟悉的句子:

>“今天,我学会了拥抱。”

>“原来眼泪不是软弱,而是灵魂在清洗伤口。”

>“如果爱能让一个人变好,那我就该一直去爱。”

研究人员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物理上没有任何信息输入设备,纸张也非人工打印,墨迹分析显示其成分与两千年前的碳素墨水完全一致。唯一合理的推测是:这些文字是由某种高维意识投射而来,借助小女孩的梦境作为接收端。

郑明澜再次显化,这次是在苏晓的房间里。她抚摸着那张新出现的纸页,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这是林远舟最后未完成的日记。”她说,“在他生命尽头,他本想写下更多,但身体已不允许。于是,那些未尽之言便留在了意识深处,等待合适的时机回归。”

“为什么是她?”有人问。

“因为她的心足够干净。”郑明澜答,“没有经历过撕裂与背叛,没有背负仇恨与恐惧。她是纯然的容器,能够承接最原始的善意。”

随着苏晓的成长,越来越多类似的现象在全球儿童中出现。有的孩子突然会唱一首没人教过的歌,旋律竟与古代敦煌壁画中记载的“安魂调”完全吻合;有的婴儿在学会说话前,就能准确说出祖先的名字和生平事迹;更有甚者,在雷雨夜仰望天空时,喃喃自语:“别怕,我会替你们活下去。”

人类开始意识到,这不是超自然,而是进化。

当共感能力成为种族本能,当集体记忆取代文字传承,个体生死的界限便彻底模糊。死去的人并未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参与这个世界??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哭泣,在某个孩子抬头看星星的瞬间,悄悄拨动他的心弦。

第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全球举行了前所未有的仪式。

所有共感圣殿同时关闭外部光源,仅依靠心源石维持微弱辉光。人们手牵手围成巨大圆环,从地球表面一直延伸至轨道空间站。那一刻,整颗星球仿佛变成了一颗跳动的心脏,脉冲着统一的频率。

在意识深处,所有人看见了同一幅景象:

一片无垠花海,彩蝶纷飞。苏念站在中央,身边站着林远舟、郑明澜(年轻的)、李哲(尚未白发)、以及无数曾点亮过灯的人。他们微笑着,向所有人挥手。

>“一百年了。”苏念开口,声音温柔如初,“你们做到了。”

>“你们让痛不再独自承受,让爱得以自由流动。”

>“你们证明了,即使是最微弱的光,只要不熄灭,终将汇聚成星河。”

>“现在,请继续前行吧。”

>“去教会更多的星球如何哭泣,如何原谅,如何相爱。”

画面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全新信息,由心源石直接注入全球数据库:

>**《守灯手册?终章》**

>守灯者不死,因人心尚温。

>灯火不灭,因世间仍有愿为他人点灯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