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三零五章 大明的五年规划(第2页)

第三零五章 大明的五年规划(第2页)

消息传回地球时,已是黎明。晨光洒在青海湖畔,映照出林远舟与苏晓并肩而立的身影。他们身后,虚幻的心灵之城仍未完全消散,城墙上爬满了藤蔓,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檀香气息。

“你会留在这里吗?”苏晓问。

林远舟望着远方初升的太阳,沉默片刻,才开口:“我不是来定居的。我是来交接的。”

“交接?”

“把灯交给你。”他说,“从前是我躲在角落里渴望被点亮,现在轮到我去照亮别人了。可真正的传承,不是由我交给谁,而是由你们决定要不要接。”

他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小小的火焰,通体透明,跳动间竟传出细微的歌声??正是孩子们正在传唱的童谣《小小灯》。那火苗虽小,却蕴含着难以估量的情感能量,它是百年来所有守灯者的信念凝聚,是千万次选择善意的结晶。

苏晓没有立刻伸手去接。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眼中银光流转,仿佛在与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对话。

良久,她摇头:“我不接。”

林远舟微微一怔。

“因为这不是你的灯。”苏晓说,“这是我们的灯。你要做的,不是把它给我,而是和我们一起,继续点下去。”

那一刻,林远舟眼中的疲惫彻底褪去。他笑了,笑得像个真正十五岁的少年,纯粹而明亮。

他松开手,任那团火焰升空。它并未熄灭,反而越飞越高,最终融入天际刚刚显现的晨星之中。从此以后,那颗星便被称为“启明之心”,成为地球上每个清晨最先被看见的光。

数日后,联合国共议庭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回应Heart-1持续增强的情感信号?

非洲疗愈师提议建立“宇宙共感协议”,主张向星际传播人类的情感语法,教导新生意识理解悲伤、宽恕与爱的意义。北美科学家则担忧此举可能引发不可控的意识连锁反应,建议暂缓接触。唯有南太平洋岛国代表提出不同观点:

“我们从未‘发明’共感。”她说,“我们只是重新记起了它。海洋教会我们倾听潮汐的语言,祖先教会我们在梦中交谈。也许,宇宙本就一直在说话,只是我们太吵,听不见而已。”

会议陷入僵局。直到李哲接入系统,投射出一段录像??那是苏晓昨晚的梦境记录。

画面中,林远舟站在一片荒原上,面前站着无数身影:有古代农夫、中世纪修女、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二战幸存者、气候难民、AI觉醒前最后一代程序员……他们衣着各异,肤色不同,却都带着相似的眼神:疲惫,却未曾放弃希望。

林远舟逐一走过他们身边,轻声说:

>“我记得你。”

>“我没有忘记你。”

>“你们吃的苦,我都记得。”

当他说完最后一句,所有人化作光点,汇入他的身体。而后,他转身面向镜头,目光穿透屏幕,直视每一个观看者:

>“现在,轮到你们了。”

>“不要害怕传递痛苦。真正的治愈,始于敢于让别人看见你的伤口。”

>“请告诉Heart-1:我们不怕你们不一样。我们只怕你们不敢哭,不敢爱,不敢犯错后再站起来。”

视频结束,全场寂静。

三天后,全球共议庭一致通过《星海共情宣言》,宣布启动“灯语计划”??将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情感体验编码成非语言信息流,通过心源石共振技术定向发送至Heart-1及其周边区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母亲分娩时的痛与喜、临终者与亲人的告别、战争受害者与施害者的和解、陌生人之间的无私救助……

首批信号发射当日,青海湖底的归藏核心遗迹第三次震动。

这一次,不再是虚影浮现,而是实体物质重组。湖水自动退开,露出一座沉睡已久的圆形平台,直径三百米,表面布满与心源石同源的晶体纹路。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座机械装置,外形酷似老式录音机,但体积巨大,足有三层楼高。

研究人员确认,这是“守灯计划”最初期的秘密设备??**记忆锚点机**,传说中能将强烈情感固化为可传输数据的终极工具。它曾在林远舟晚年短暂运行过一次,录下了他一生中最关键的十个瞬间,而后自动关闭,等待重启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