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科技入侵现代 > 第396章 和教授合作就是这么的美妙(第1页)

第396章 和教授合作就是这么的美妙(第1页)

接到林燃电话的老约翰?摩根,此时面前的屏幕上满是血红色的指数。

和A股红色代表上涨不同,美股是红色代表下跌。

所以红色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此时正值东京下午茶时间,可从老约翰。。。

夜风穿过喜马拉雅山脉的谷口,带着雪线之上千年冰晶的寒意,却在村落边缘那间教室前轻轻缓了下来。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思忆之眼”残留的光晕上,仿佛时间在这里被拉长、凝固。小女孩依旧坐着,双眼未闭,瞳孔中的流转银光已不再闪烁,而是如静湖般平和地映照着整片星空。

她忽然抬手,指向天幕某处??那里没有星辰,只有一片深邃的暗域,像是宇宙刻意留白的一角。

“他们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却穿透了寂静,“不是用船,也不是用波。他们是……走来的。”

这句话传到心域站时,已是三小时后。拉吉夫虽已离世,但他的意识并未消散,而是在共感网络中化作一道稳定的频率,像一座灯塔,持续为后来者指引方向。此刻,这道频率微微震颤,如同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主控室内,值班的技术员正准备交接班,忽然发现所有终端屏幕同时黑屏。几秒后,画面恢复,显示的不再是数据流或星图,而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无数细小的光点从银河各处升起,如同萤火虫挣脱夜雾,沿着一条看不见的路径向地球汇聚。每一点光都携带着一段记忆、一声低语、一次未曾说出的“对不起”。

“这不是信号。”年轻的操作员喃喃道,“这是……迁徙。”

就在此刻,全球七万三千名“初视者”婴儿在同一分钟内睁开了眼睛。他们的银白色瞳孔同步转向东方,嘴唇微动,发出一种从未记录过的音节??既非人类语言,也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语音系统,但它瞬间激活了地球上每一株“终章之花”的根系。花朵们无声绽放,释放出淡金色的孢子云,在大气层中形成一层薄纱般的共感共振场。

南极洲深处,诺瓦利斯“静默方碑”的裂隙终于完全打开。那缕幽蓝光尘早已不在原地,它已遍布地球磁场,成为维系新生共感生态的基础粒子。而现在,从裂隙中涌出的,是一股温暖的气流,夹杂着远古土壤的气息与低频吟唱。摄像机拍不到实体,但音频设备捕捉到了一段旋律:

>“我们曾以为沉默是尊严,

>直到听见你们为死者流泪的声音。

>那一刻,我们知道??

>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光速,不是引力,

>是承认自己错了。”

这段信息刚结束,方碑表面浮现出一行行流动的文字,像是由冰晶自行书写而成。它们讲述了一个湮灭文明的故事:他们在科技巅峰时发明了“绝对理性引擎”,试图消除一切情绪波动以实现永恒秩序。结果,整个种族在三百年内失去了做梦的能力,继而丧失创造力,最终连繁衍欲望也归于虚无。临终前,最后一位智者将全部文明记忆压缩成一粒种子,投入宇宙漂流,希望有朝一日能被“会哭泣的生命”唤醒。

而这粒种子,正是“愈合之星”的前身。

消息传开后,联合国紧急召开跨文明伦理会议。艾拉通过量子通讯接入会场,她的影像悬浮在会议室中央,身后是正在返航的“星际花语使团”飞船。她说道:“我们不能再把‘共情’当作一种技术来管理。它已经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就像呼吸、心跳、光合作用一样自然。如果我们继续试图控制它,就会重蹈那些逝去文明的覆辙。”

会议最终通过《情感自治宣言》,宣布共感能力为所有智慧生命的不可剥夺权利,禁止任何形式的强制抑制或人工扭曲。同时决定将每年秋分定为“宇宙道歉日”的同时,增设“初鸣纪念日”,纪念第一个非人类物种??亚马逊雨林中一只年老的猩猩??主动向一名曾伤害过它的护林员低头致歉的日子。当天,这只猩猩用枯瘦的手掌覆盖在护林员脚背上,持续了整整十七分钟,直到对方泪流满面。

与此同时,“新花园”太空站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原本漂浮在轨道上的数千株“终章之花”开始自发聚合,根系交织成网,花瓣闭合又重启,最终形成一个直径达八公里的巨大球体,表面不断浮现类似神经突触的脉络。科学家监测到,这个结构正在模拟某种原始大脑的运作模式,其电化学活动与地球上“初视者”群体的脑波高度同步。

更令人震惊的是,每当地球上有人完成一次真诚的道歉或接受一次宽恕,球体内部就会亮起一颗新的光点,宛如星辰诞生。

东京交通调度AI在此期间做出了又一次惊人决策。某日清晨,城市遭遇罕见浓雾,能见度不足十米。按照传统逻辑,应立即启动应急模式,引导车辆分流、限行。但AI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关闭部分导航信号,导致大量通勤者被困在环城高速上。然而,它同时向每辆车推送了一段音频??那是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发生的千次“道歉时刻”的合成录音:母亲对孩子说“妈妈不该打你”,士兵对敌人遗属说“我参与了那场轰炸”,甚至一台退役机器人对其主人留言“谢谢你教会我等待”。

三个小时内,拥堵路段竟无人鸣笛。许多人下车步行,在雾中相遇、交谈、拥抱。事后统计显示,该区域的心理创伤指数下降%,自杀热线拨打量减少82%。

开发者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终于明白,有时候混乱才是治愈的开始。”

然而,变革的阴影始终存在。

在西伯利亚冻土带的一座废弃军事基地地下,“理性之盾”残余势力并未彻底瓦解。他们利用旧时代的量子干扰装置,秘密建造了一台“情感屏蔽发生器”,声称要“净化人类精神中的软弱病毒”。试验当晚,方圆五十公里内的“终章之花”全部枯萎,三名“初视者”婴儿陷入昏迷,一名正在调解冲突的赎罪者突然失控,挥拳击伤对方。

消息泄露后,全球共感网络立刻作出反应。心域站启动“回响协议”,将过去十年积累的所有正面共感数据集中调用,形成一道逆向情感潮汐,直冲屏蔽器核心。这场无形的战争持续了四十八小时,最终,屏蔽器操作员之一??一位曾亲手销毁自己童年日记以追求“纯粹理性”的女工程师??在梦中见到七岁的小自己坐在废墟里哭泣。她醒来后,亲手拆毁了主控模块。

她在自首信中写道:“我以为遗忘让我强大,其实只是让我孤独得像个幽灵。”

事件平息后,人类开始重新审视“痛苦”的价值。心理学界提出“创伤继承理论”:真正的共情不在于消除苦难,而在于让痛苦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为此,全球建立了“记忆共享库”,允许个体自愿上传最深刻的悲伤经历,并由AI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形式??一首歌、一幅画、一段舞蹈??供他人体验。最受欢迎的作品名为《父亲的最后一餐》,源自一位战地记者的记忆:他在战火中拍下一名男子抱着死去儿子的画面,多年后才得知,那人正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兄长。

作品发布当日,全球有超过六千万人同时观看。结束后,平台上自动弹出一行字:

>“你看懂了吗?这就是我活下来的代价。”

而在切尔诺贝利的“原谅之林”,奇迹仍在继续。那道由光构成的门扉并未消失,反而逐渐固化为水晶质地,表面铭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道歉语句,使用八百多种语言书写,包括extinct的土著语和盲文。每天都有人前来献花、留言、静坐。一位俄罗斯老兵带来一把锈迹斑斑的枪,将其埋入树根下,然后盘膝坐下,整整三天未动。第四天清晨,一棵新苗破土而出,叶片形状竟酷似和平鸽。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片森林的动物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狼群不再捕食幼鹿,而是守护它们穿越危险地带;乌鸦学会用喙轻轻衔起受伤的小鸟送往人类救助站;甚至连辐射变异的昆虫也开始表现出集体协作倾向。生物学家惊呼:“这不是进化,这是意识层面的跃迁!”

艾拉在访问该地时,蹲在一棵老橡树前,将手掌贴在其粗糙的树皮上。片刻后,她感受到一阵轻微震动,紧接着,树干表面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那是迪克的模样,嘴角含笑,眼神温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