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青符(父女 古言)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不行。”崔夫人眼含热泪,严词拒绝。

“你们都得留在老爷身边。”

人生在世,有几个不为名利低头?

陈娴固然万般不舍,也须得为孩子的前程做打算。

今日他们是世家子弟,坐享富贵,人前是芝兰玉树,是相府千金。

若随她奔逃出走,跌落草莽之中,混迹市井江湖,于她自身或许甘苦交织。

于这两个孩子,只怕只有无尽苦楚,没有欢乐。

世人争相在苦海争渡,是无奈之举,没见过哪个人自己往苦海里面投奔的。

为人父母,陈娴断不能坐视崔谈自毁前程。

崔谈跪倒在母亲面前,嗓音稚嫩中间夹带些许少年换声的粗哑,“母亲此去,不知归期,难道要我和谊儿永生永世承受骨肉分离之痛?您忍心吗?”

陈娴泪水滚滚,颤手轻抚儿子面庞,痛泣不绝,“谈儿,我且问你,现在何处念书。”

崔谈面露疑惑,母亲向来关心他学业,如今怎么糊涂了,思忖一下,仍旧认真回答:“国子监。”

“世间读书人何其多,长安读书人不知凡几,比你年长的,比你学问深的比比皆是,他们争破了头,也未必能踏入国子监的门槛,遑论国子学,你不到十二岁,却在国子学读书,所凭为何?”

“……蒙父亲荫蔽,特许入学。”

国子监对学生有年龄要求,十四岁才可入学。

崔谈天资聪颖,虽不像崔谨那般是崔授抱在怀里亲自教导识字,却也是由名师开蒙,一路大儒学士教导不断。

十岁出头学识便超出同龄人一截,皇帝倚重崔大人,对他唯一的儿子,自然多有青睐,特许崔谈入国子监读书。

崔谈先在崇文馆学习一年,后面才转到国子学。

“你经历的所有顺遂得意,大都仰仗你父亲,离开浩荡江海,便是真龙,也只得伏困,再想乘云气、上青天,可就难了。儿啊,人得学会借势、乘势。”

一旁的崔谨听了深受触动,心中泛起淡淡的羡慕,有娘亲真好。

随即释然。

爹爹是不是也常这样为她做打算呢?从前她命悬一线之时,他又是如何痛断肝肠,拼命救她呢?

她在心里教自己:爹爹给的爱已足够多,甚至过度了,人不能太贪心。

崔谨淡然超脱,还有

,说明皇帝心中经常忖度崔授和他这几个孩子。

猜疑之下,这不算什么好事。

崔授自己整日嚣张跋扈,却教儿子崔谈收敛藏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