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快婿 > 346集思广益(第2页)

346集思广益(第2页)

与此同时工兵营和神机营士兵并没有闲着,他们是唯一准许入城的,除令他们补充制造火药外。

赵立宽还令他们顺带研究改善工艺,以及安全运输的办法。

因为之前大军北上时,一车火药出了事,不知道是天气热还是谁不小心用火,或是道路颠簸,直接炸了,当场炸死三人,五人受伤。

好在那车上因为之前大战消耗,只有一百多斤火药。

他之前也担心这种事,规定了运输火药的马车,前后间隔必须超过五步以上,才没导致更多伤亡。

果然事情就是需要集思广益。

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人多脑子多,点子也多。

先是一个叫王宝的年轻小伙想向他提意见,一开始大伙都笑他,觉得一个小孩懂什么。

赵立宽则没管那些,专门见了,先询问他哪的人。

才知道他家是河南的,他今年实际才十六岁,是为了顶哥哥来的。

官府抓人,家里耕种的体力活要年纪更大的哥哥才顶得住,就让他谎报年龄跟着来。

他父亲是个木匠,也兼着烧炭卖。

他原本只是辅兵,负责帮火头军砍柴烧火的。

后来工兵营在石头坡战斗间减员,小伙子帮忙修补车轮木工手艺被工兵都头看见,临时将他提拔补充到工兵营中。

王保十分紧张,但还是条理清晰的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火药制作中木炭粉的选择问题。

之前制作的火药都是直接跟百姓买炭,然后研磨添加

而王宝年纪轻轻,却以他七八岁开始跟着父亲烧炭卖的经验指出,烧炭的树不同,烧出来的炭也是截然不同的。

柳木烧出的比其它木头的炭烧得快,应该适合要快速燃烧的火药。

而麻秆烧出来的炭烧得最慢,应该合适在引线上用。

还有杉木烧出来的炭最耐烧,颗粒大,烧起来最烫手,应该能增加火药威力。

赵立宽当时便啧啧称奇,虽不知道真假,但觉得这十六岁的王宝还真是宝,连连夸他不得了。

被夸激动了,而且见大帅平易近人,竟听他的意见,又接着提出,他觉得烧炭的工艺也可以改进。

从百姓那买的炭一般是百姓平时生活中烧火做饭时,把烧过无烟的炭捡起来,放在陶罐里闷熄,或在土堆里捂炮之后收集起来的。

这种炭火力不够猛,不耐烧,可能影响火药威力。

他和他爹烧的是卖给大户人家的焖烧炭,挖个土窑,用泥巴隔绝空气,木柴焖烧五到七天,然后开窑急冷。

这样烧出来的木炭火力旺,还耐烧。

赵立宽当即便带调了两队人马,共二十人听他指挥,让他把所有的木炭都按他说的烧出来试试。

之后配出来的新火药居然跟王宝说的大差不差。

柳木炭的火药燃烧明显更迅速,杉木的则威力更大不少,响亮不少。

而麻杆烧出来的燃烧很慢,比之前的引线火药更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