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天热了不少。
温度高了,酒坊的发酵温度也容易升高,如果掌握不好温度,酿出的酒就可能出现异味、酸味。
沈钰从前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只需要利用现代科技精准控温即可,但在古代没有精密仪器,只能依靠人的经验判断控温。
好在,古代夏季的气温并不如现代那般逆天,保持在一个还能接受的温度,反而对酿酒发酵成了一个适宜温度。
酒坊除了吴娘子带来的那批,后面又陆续来了三位女子,杨宇的媳妇林晓芳也来了,加上沈钰和刘婉、陈正,酒坊目前一共有十一个人,也算是个不小的规模。
在这些帮工的女子中,有位叫陆玲的年轻姑娘尤其让沈钰印象深刻。年纪不大,比沈钰小上几个月,悟性不错,学起东西很快,人也细心,沈钰已经开始教她更难的发酵、测温之类的东西了。
酒坊慢慢步入正轨,拥有一家正式的店面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两个月沈钰也攒了几十两银子,足够在镇上盘下一家小店面,只是地段需要好好挑选一二。
入夏的傍晚,晚风都带着黏黏的气息。女人们已经都回家了,院子里堆着收拾好的空酒坛。
沈钰擦了把汗,正准备把手里的几张记账册收起来,忽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抬头吗就见沈铭背着布包跑进来,脸上带着一股说壶清的我委屈满眼眶也有些红。
“姐……我……”
他站在门口,带着哭腔。
沈钰一怔,忙迎过去:“怎么了,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沈钰捏着布包的背带,咬了咬牙才说:“姐,我不想去读书了,先生讲的那些我根本就听不懂,我真的记不住……”
沈钰愣了片刻,先把他拉到水缸旁,舀了一瓢水递过去:“先喝口水慢慢说。怎么突然就不想念书了?”
沈铭喝了几口水,喉结上下滚动,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先生天天打我的手心儿,说我是他见过最笨的学生。可我就是背不下来……可是,姐你和爹娘都花了这么多银子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沈钰看着沈铭那张纠结的脸,心里一酸,她最清楚沈铭的性子,很是要强,如果不是没了办法,也不会自己跑来找她。
伸手擦去他脸上的泪珠,沈钰柔声问:“银子不是问题,只是姐问你,你就这么放弃了吗?你真的想好了吗?”
沈铭不敢抬头看沈钰的表情,支支吾吾地说道:“我想学武,以后去从军。其实我一开始就不想念书,只是娘她一直希望我考取功名,我觉得她能高兴就好,我自己吃点苦就算了。但我好像真的不是读书的料。”
“那你打算怎么办?”沈钰问。
沈铭见沈钰没有责骂他的意思,才敢大着胆子接着说道:“我想去学武们以后去从军,我想去战场上建功立业。我想去学点真本事,我不怕吃苦的。”他的眼神里带着憧憬,说话的语气也十分坚定,像是下了不小的决心。
沈钰张了张口,还没来得及劝,院外就传来尖利的女声:“沈铭!你给我出来!”
二婶杨氏快步冲进院子,二叔沈二跟在后面,脸色铁青。
“沈铭,你今日没去学堂,跑来打扰你二姐是吧?”杨氏一看见沈铭就猛拍大腿,“咱家和你姐出了这么多银子,你说不学就不学了?我告诉你,没门!你死也得去念书,知道不?”
“娘,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沈铭躲在沈钰背后,弱弱地反驳。
不等杨氏说话,这次是沈二先开了口:“你娘为了你读书,天天在家绣荷包、做鞋子你知道吗?你再看看你姐,这钱不也是她一点一点攒出来的?你看看这院子里的酒坛,你自己想想读书是不是轻松些?难道你想像你爹我异样,就做一辈子木工,被人瞧不起吗?”
沈铭不敢接话,只死死地咬住嘴唇,不让泪水滑落。
“别躲在你姐后面,跟我回家,明天去给先生赔礼道歉!”杨氏上前揪着沈铭的耳朵就要拖他走。
沈铭偷偷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沈钰,祈求她能帮忙说两句。
沈钰心里也有对沈铭半途而废的气氛,只是看沈铭这么难受的样子,一时之间也说不出太苛责的话。
“阿钰,下次沈铭这崽子还敢逃学跑来,你可别惯着他!”沈二在一旁一起押着沈铭。
“二叔,知道了。”沈钰只好答应。
等沈铭一家都走之后,院子又恢复了安静。
沈钰又点了遍剩下的原料量,才离开酒坊回家。
如果顺利,下个月沈氏酒肆应该就能在镇上开张了。
回到家,程易已经做了一桌菜,丝瓜毛豆、冬瓜排骨汤、炒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