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灵好像得到了池乐安,但是又好像从来没有得到过,她也因池乐安而变得疯魔,困住了池乐安、也困住了自己,连同和她一起遭受着一切的那个没有童年的孩子。
而池乐安呢。
那个满腹诗书、心怀浪漫、推崇自由、致敬所有文人风骨的学者。
困于道德、囿于责任,想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一切。
最终被压垮在终日的内耗之中,连妥协都不知道该向谁妥协。
他想对得起所有人,最终却谁也没有对得起。
这件事的起因,追溯起来太过于久远,久远到池屿当时还没有出生。
只是在池屿的记忆中,他家庭关系的组成,便是一个对什么都极度不满的母亲,和一个无作为且沉默的父亲。
曾经年幼的他不理解,为什么不论做什么,换来的只有方灵一次次的打骂和侮辱,方灵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都是因为你!’
都是因为你不够乖不够听话,所以你爸才不愿意回家。
都是因为你学习不够好不够优秀,所以你爸才不愿意见到你。
都是因为你……所以你爸才……
这样的句式池屿听了多年,他甚至真的以为,都是自己不够好,所以他的母亲才整日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自己能再好一点、更好一点,是不是父亲就会经常回家了,是不是母亲就会开心一点?
直到后来,他发现,不是的。
不是因为他。
因为不论他做的多么好,他的父亲都不可能愿意回家。
他恨过吗?恨过的。
他恨那个把所以责任尽数推到他身上的母亲、也恨那个没有责任没有担当对这个家庭从来都不管不问的父亲。
他开始逃。
他沉迷于游戏,仿佛只有在游戏中那几十分钟内,才能纾解那些一直压抑在自己心底的不解、和几度宣之于口的质问。
你们,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凭什么,我要遭受这些。
再后来,就是遇见了舞台上的江准。
沉默寡言、却目空一切。
明明带着威压的戾气、却又藏匿在满身的书卷气中。
有锋芒、却不露。
池屿仿佛找到了出口。
不论是对于自己情绪的宣泄、还是对自己未来的迷茫。
他仿佛找到了一条不算太歪的路。
那条路的尽头,就是江准。
原来打游戏不等于不务正业。
原来打游戏也可以有出息、可以耀眼、甚至可以为国争光。
他那颗一直以来摇摆不定的心,仿佛定了。
无法心安理得的烂下去,又找不到为之努力向上的路。
池屿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