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港商是在叫他们吗?
大家回过头来,崔慧仪从包里拿出名片盒:“大家好,我是港城立德食品的总经理崔慧仪,我这次来内地考察,打算跟咱们食品厂成立合资公司,生产速食面。”
岳宁在里面纠正她:“方便面。”
“对对,方便面。”崔慧仪把一张名片递给刚才催货催得最狠的那个人手里,“先生,这是我的名片。”
在那个怀揣介绍信,靠着介绍信走南闯北的年代,这群常年在外的供销人员,也没见过这种正面是中文、背面是英文的名片,几个人凑上去看。
崔慧仪又一个个派发名片:“我在调查中发现,咱们中国地域宽广,东西南北口味各不相同,我担心港城的方便面配方口味太清淡,可能不适合大陆市场。”
她侧过身往里看:“我们请了港城名厨,宝华楼的老板岳宝华先生和他的孙女,一起来帮我想想如何改进口味,做出适合咱们内地口味的方便面。”
岳宁又往锅里加了香料,味道更上一层楼,她转头说:“崔总说,她希望做出来的方便面一口吃上去既有南方的风味,又适合咱们北方的口味。如果各位愿意帮忙试试,等会儿请赏光,给个评价,也让我们有改进的方向。”
“方……方便面调料?”
“能这么香?”
“那位大哥知道蒜头酥,对吧?”
“我们家的蒜头酥可没这么香。”那位大哥说。
没等岳宁回答,边上的人已经说道:“要是你们家的蒜头酥也这么香,崔总就请你改进调味了。”
岳宁用漏勺捞出鸡油加料版的蒜头酥,再把熬蒜头酥的鸡油也舀了出来:“张师傅,开旺火。”
“好嘞!”
锅里留了底油,五花肉先下锅,岳宁颠勺翻炒几下,五花肉肥瘦相间,油脂被逼出,与炸过蒜头酥的鸡油混合,岳宁赞叹:“好肉啊!”
这肉都能赶得上上辈子她最喜欢用的云南小耳黑猪的肉了。
“那是,咱们厂里的肉,能不好吗?”
这时再放入鸡肉丁,猪油和带蒜香味的鸡油混合,滋润了瘦肉和鸡肉,两种肉丁在锅中不停地翻滚、碰撞,肉香四溢。
张师傅看岳宁才加了一小勺盐,说道:“你们这口可真淡。”
“我们广府人口味清淡,盐放多了就没法调整了,觉得少了可以再加。”
有人喊道:“这就是方便面的调料吗?”
“不是,我们还没吃晚饭。我在做粤西的鸡饭。”岳宁倒入刚才已经炸脆的鸡皮粒,烹入白酒,锅内火苗蹿起,随即出锅。
张师傅抖动着双颊的肉,拿着一双筷子:“让我尝尝?”
“您请。”
他夹起一筷子肉丁塞进嘴里,鸡皮粒酥脆爽口,五花肉粒油润带筋,富有嚼劲,鸡肉粒软嫩,这三种口感层次分明的颗粒被蒜香、葱香还有些许的香菜香包裹,竟让人有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滋味。
岳宁挖了一汤匙张师傅做的黄豆酱进碗里:“张师傅,怎么样,是不是太淡了?”
刚才还嫌弃她盐放少了,现在吃起来却觉得似乎刚刚好。张师傅刚好对着前面正在打饭菜的盘子,想起木须肉里的肉,跟这块五花肉是同一块肉,被他加了那么多盐和酱油,烧得很咸,他心头涌起一股罪恶感,觉得自己浪费了一块好肉。
“不淡,刚刚好。”张师傅看向也在尝肉丁的岳宝华说,“丫头,你都有这本事,那你爷爷得厉害成什么样儿?”
正在细品肉丁的岳宝华,他不知道该不该说,这东平鸡饭是粤西一带渔民为了方便吃饭而流传的一种做法。它不像煲仔饭,也不像海南的鸡油饭,或者东南亚的海南鸡饭那么广为人知,他会做,但没有仔细琢磨过,做不出岳宁这样的味道。
“我的手艺是我爸爸教的,爷爷是我爸爸的爸爸。”岳宁在鸡汤里调入了黄豆酱,再加了一勺蒜头油熬过的鸡油,“我这边好了,饭打好了没有?”
“打好了,打好了!”打饭阿姨说。
岳宁把鸡蓉放进去,问:“张师傅,你要不要也来一碗?”
“要!”
“还有鸡汤也打出来。”岳宁拿了托盘,把两种鸡油和她勾兑好的调味料放进托盘里,“爷爷,你端鸡丁。”
岳宁叫正在跟那群供销人员说话的崔慧仪:“慧仪姐,我们先吃饭,吃过饭,我还要炒调料和酱料呢!”
“来了!来了!”崔慧仪应了一声,又跟大家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那再好不过了,等会儿帮我们试试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