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昌一手撑着拐杖,一手挽着女儿,把女儿交到乔君慎的手上。
夫妻俩向崔家昌敬茶,崔家昌喝过茶后叮嘱乔君慎:“百年好合,以后好好照顾慧仪。”
说着,他居然还落下泪来。
崔家昌强撑着目送车队离去,脑子里满是穿着蓬蓬裙叫他“爸爸”的小姑娘,一转眼孩子都出嫁了。
见状,崔慧文用开玩笑的口气说:“爸,您这是干什么?外公走的时候慧仪还小,之后您就一直不归宿,后来找了俞婉媚,生了慧书,您一两个月都不回家。回来也是跟妈妈吵架。慧仪说,外公死了之后,她连爸爸都没了。”
崔家昌抬头看向大女儿,崔慧文笑了笑:“我跟您的感情还多一些,我出嫁的时候,您在干什么?”
崔家昌回忆起大女儿出嫁的场景,他为了女儿不让崔慧书送嫁,大发雷霆,全程黑着一张脸。
他愕然地看着女儿,崔慧文一脸无所谓地说:“差不多就行了。”
她并不伤感,港城那么小,乔家的爆竹声都能听见。
乔家这边,乔启明和乔家和都穿着长衫马褂,乔老太太和乔叶应漪,乃至乔家大姑太太蔡乔淑仪,都身着金银线绣制的龙凤褂裙。
乔老太太挽着一位穿旗袍的老太太,看着岳宁陪着崔慧仪下车,感慨道:“大嫂,当年我们俩也是像慧仪和宁宁一般。”
这位老太太是乔启明的大嫂,乔启明这一代也是兄弟二人,就像乔君慎和乔君贤一样。乔启明的哥哥乔启晖从小被寄予厚望,乔启明则随性得多。到了适婚年龄,乔启晖娶了名门闺秀,乔启明则娶了自己看中的小妹妹。
乔老太太想起自己进乔家时不过十八岁,叽叽喳喳什么都跟嫂嫂说,就像亲姊妹一般,可后来世事变幻……她想着便伤感起来。
这时,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过来,仰头说:“太太,太太,我要吃蛋糕,妈妈说要问太太。”
这是乔家大老太太的曾孙,乔家大老太太说:“你呀,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也等着叫太太吧!”
乔家大老太太被曾孙拖着走了。一个略带憨实气息的女子低声询问乔家大老太太,大老太太笑着一手牵着孩子,一手牵着这个女子,走进了花园客厅。
乔老太太转过头,看着孙媳妇进门,她挽着乔启明一起进屋。
岳宁站在乔君贤边上,听引导婚礼的大妗姐说了添丁添财的吉利话,看着夫妻俩给乔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敬茶。
敬茶之后,岳宁送新娘进了新房。
岳宁下楼时,楼下庄宝如正在和叶家的姊妹们聊天。叶应漪兄弟姊妹多,除了外公当年娶了一大堆姨太太、生了一大堆孩子之外,还有像大妈妈一样被叶家收养,或因种种缘由认养的,也有好几个。
岳宁跟姨妈们聊了两句,便去花园客厅看看。
今晚的婚礼在鸿安运营的一家高尔夫俱乐部举行,来家里的都是关系特别近的亲戚,中午一餐在乔园。这一餐,乔家让宝华楼厨师上门,做成中西合璧的自助餐。
乔家的花园客厅丝毫不输外头酒店的宴会厅。宴会厅穹顶高悬着三盏巴洛克式水晶吊灯,墙壁下半部是深棕胡桃木护墙板,八扇落地长窗朝向花园全开。宴会厅内的长桌铺着象牙白的蕾丝桌布,每套餐具旁都摆着一小束用丝带绑着一朵粉玫瑰。
“宁宁。”正在检查宴会厅摆台的是宁宴的前厅值班经理。
取餐区现在只上了茶点,岳宁见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端着盘子进来,便弯腰用不太熟练的上海话问:“军军吃什么呀?”
“小嬢嬢,我要那个。”小胖手指着蛋挞说。这个小家伙是乔君贤大爷爷的曾孙,岳宁和乔君贤还没结婚,家里人让小家伙叫她“小嬢嬢”。
岳宁拿走他的脏盘子,帮他重新拿了一个盘子,夹了一个蛋挞。小家伙说:“姆妈、奶奶和太太都要。”
“好。”岳宁正要帮他拿,听见一声洪亮的声音:“不要听他瞎说,他已经吃好多了,等下吃饭就吃不下了。”
来人是乔君贤大爷爷的孙媳妇。大爷爷家的堂哥曾下放偏远农村,住在人家隔壁,那家人不嫌弃大堂哥是个资本家,就把女儿嫁给了大堂哥。
后来大堂哥回城,想方设法把母子俩也一起接回了上海。
听说大堂嫂怕给大堂哥丢人,原本还不想来港城,是大爷爷一家子都对她说:“君贤的女朋友还是从西北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