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宁从崔慧仪的车上下来,一阵寒风吹过,她连忙拉上羽绒服拉链。
穿着灰色毛呢中山装的朱教授已经站在雕梁画栋的校门前,岳宁快步走了过去,问:"明轩还没到吗?"
"时间还没到呢!小周从杨树浦过来,路远不好走。"朱老师说。
今天岳宁去乔家吃饭,周明轩和赵佳颖分别带队去两家工厂考察,周明轩负责市毛纺三厂的情况。
上海在民国时期就是世界著名的纺织品生产基地,解放后这些工厂收归国有,至今仍占据国家工业的重要份额。
除了农产品和传统的丝绸工艺品等货品,纺织品是这个年代中国出口的主力商品。
一辆老旧的面包车缓缓驶来,车门被拉开,周明轩从车上下来,一下车他就打了个寒颤,赶紧裹紧棉服。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周明轩说。
岳宁笑道:"那不是还有十来分钟吗?"
三人一起往校园里走。几个学生骑着二八杠自行车飞驰而过。
"明轩,今天考察情况怎么样?"岳宁问他。
周明轩摇头:"不太乐观。不过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毕竟之前在粤城考察的几家工厂情况也不理想。"
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现在能接到的外贸订单也不过是些低端纺织品。这些产品价格低廉,生产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二三十年,管理水平更是相去甚远。
岳宁暗自叹息,要乐观才怪。这些企业在九十年代必将面临大规模改制,许多工厂会倒闭,引发下岗潮。想到这里,她只能安慰自己:我们尽力而为就好。看看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它们都是世界贸易重新分工的受益者。在西方世界封锁时期,中国很难发展起来。现在开放了,只要抓住这个机遇,经济总会好起来的。
几个女生抱着课本结伴而行,频频朝岳宁和周明轩这边张望。岳宁主动挥手打招呼:"你们好。"
"你好。"
看着岳宁走远,女生们开始窃窃私语:"这是谁啊?这么漂亮,这么时髦,不像是我们学校的吧?"
"我记得今天广播通知,下午两点在三号楼有个宣讲会,说是港城大学经济系的学生来交流。"
"学生来交流?交流什么内容?"
"什么是宣讲会啊?"
"要不去看看?长长见识?"
"好啊!"
。。。。。。
岳宁跟着朱老师走进教学楼,来到阶梯教室。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学生,这几届的大学生年龄跨度很大,有人已经三十多岁,有人则长着一张青春稚嫩的脸。不过,作为大城市的重点大学,女生头上戴着花布头箍,扎着绸带蝴蝶结,男生也不全是清一色的蓝色工装,穿着各有特色。
岳宁转头看见黑板上写着"欢迎港城大学岳宁同学、周明轩同学前来交流"。
朱老师走上讲台:"同学们请安静,岳宁同学是港城大学的学生,也是著名经济学家万博达教授的弟子。她不仅是港城和日本火爆的面馆宁小厨的老板,还经营着港城最豪华的酒楼宁宴,同时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
"她才二十岁左右吧?就开酒楼?"
"还是最豪华的那种。比接待外宾的饭店还豪华吗?"
"火爆日本?"
更多内容请]搜索QQ[频道:西图。澜娅
"。。。。。。"
同学们的议论声几次打断了朱老师的介绍。岳宁笑着说:"朱老师,这些介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那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岳宁同学。"朱老师带头鼓掌。
在热烈的掌声中,岳宁走上讲台:"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叫岳宁,从港城来。"
"首先回答大家刚才关心的问题。我今年二十岁。确实开了餐饮企业,准确地说是一家餐饮管理公司,旗下有三条业务线:宁小厨面馆,类似于我们这里的为民点心店,主要供应特色小吃。比如你们熟悉的圆仔方便面,雪菜肉丝口味就是我针对江浙沪顾客特别设计的调味配方。"
"我喜欢老北京炸酱面,里面真的有酱料包。味道很好!就是价格有点贵。"另一位同学说。
"那个也是我研发的调味配方。"岳宁解释道,"第三条业务线就是朱老师提到的宁宴酒楼。目前在港城有两家分店,澳门的分店也即将开业。宁宴最贵的一桌十人套餐消费五万多港币。我们统计去年的人均消费是七百九十二元港币,相当于人民币两百多元。"
台下响起一片惊叹声。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月薪也就一百多元,这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资。
"什么人能吃得起这么贵的饭?"有人好奇地问。
"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既有三块五一碗的猪脚粉,也有三百多元一份的炒饭。"岳宁感慨道,"这正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她看向台下一个女生,"同学,你知道我的酒楼为什么能卖这么贵,还这么受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