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香江大厨[八零] > 第297章 事件发酵(第3页)

第297章 事件发酵(第3页)

气质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岳宁还记得爸爸说过,嘴上挂着两个辣椒的就是阿邦叔。如今阿邦叔的这对厚嘴唇,就像瓦莱尔大厨的大鼻子一样,一点也不突兀,反而成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蔡家祖籍潮汕,年夜饭自然少不了一道盆菜。

此刻何运邦正在码放盆菜:“这里有我呢!你就安安心心吃饭吧。”

“知道啦。”

“宁宁,宝儿姑姑到了,正在找你呢!”乔君贤进来找她。

“马上就来。”岳宁应声走了出去。

蔡宝儿和蔡美月亲昵地坐在沙发上,两人既是姑侄,又是师徒,感情如同母女一般。

“姑婆、姑姑。”岳宁走上前去。

蔡美月拍了拍她身边的位置:“坐这里。”

岳宁刚刚坐下,蔡美月就笑着捏了捏她的脸:“小丫头,本事不小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竟然让外交大臣紧急访港。”

“姑婆,那后续有什么消息吗?”

“有,英国政府会通过外交途径,尽快让难民接收方接收难民。政府将进行‘合乎人道的阻吓政策’细节的讨论。”美月姑婆笑了笑,“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不对外开放的‘禁闭式难民营’,所有越南难民都要入住禁闭式难民营,不得外出工作。”

岳宁还想再问问细节,大舅舅、三舅舅和大姨妈几家人就都到齐了。

大舅妈是蔡家姑太太,而大姨夫的母亲是蔡家老姑太太,反正几家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这个亲那个亲的,岳宁也懒得去算清楚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跟着乔君贤称呼,总归是不会出错的。

厨房端出了三盆盆菜,盆菜放在碳炉上,经过碳火的加热,很快鲍汁的香气就弥漫开来。

“来来来,大家都入座吧。”

蔡家老太爷蔡运亨招呼着大家,他说:“启明兄、应章过来和嘉鸿坐在一起。”

岳宁被叶蕴娴拉着说话,突然听见大姨夫说:“宁宁,你和君贤过来坐,跟我说说你伯伯和大妈妈的情况。”

岳宁和乔君贤过去陪着几位长辈坐下,大舅舅把大表姐也叫了过来,蔡家老太爷喊了一声:“致远,你给我过来。”

蔡致远被爷爷一叫,只能乖乖过来,他很识趣,站起来给各位长辈倒酒,大姨夫不喝酒,乔老太太便推荐道:“嘉鸿、应澜,这个鲜芋紫米露是宁宁的方子,冬天喝起来很舒服,你们尝尝看。”

盆菜在碳炉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浓郁的鲍汁香气飘散在整个餐厅。蔡家老太爷笑眯眯地举起酒杯:“来,大家先干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清脆的碰杯声接连响起。

大姨夫夹了一块烧鹅,问起了庄宝如和莫维文的情况,尤其是莫维文的腿怎么样了。

“有大妈妈照顾,我看伯伯的腿已经好多了,基本上看不出异样了。只是两位姐姐不在身边,他们工作起来就更加没日没夜了。”

“明天给他们拍个电报,让他们过年的时候好好休息一下。”大姨夫余嘉鸿说道。

叶蕴娴这时发现了岳宁胳膊的异样:“宁宁,你的手怎么了?”

“她啊!又当了一回英雄。”蔡致远把岳宁去难民营探访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蔡老太爷说:“就因为这事,英国外交大臣还专程来港访问。现在要建‘禁闭式难民营’了,这也是无奈之举啊!港城实在是承受不了这么多难民了。”

余嘉鸿看向乔启明,满是无奈地说:“为了难民的事情,我曾去游说新加坡政府,可政府拒绝了我的提议。依旧不愿意多接收越南难民。”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当年,我们在河内,若不是得到越南华侨的帮助,在日军的包围下,苏联援助的那批军火怎么可能运进国内?因为怕大船被查,都是在越南的华人,摇着小木舟,趁着夜色,冒着炮火,从海防港运送出去的。”

岳宁听着大姨夫讲述当年他们和越南华人一起抗战的经历,在粤城沦陷后,港城的货物无法进入内地,只能从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的越南转运,当时河内有众多华人,多亏了这些华人利用自身在当地的人脉,协调货物进入内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