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葬明1644 > 第34章 小舅子(第2页)

第34章 小舅子(第2页)

首先,不像明朝那样,分设东城、西城、南城等五个兵马司,只统一称巡城兵马司。

大顺也没有御史这个编制,提督兵马司之事,自然就是由韩复来担任,品级为正五品,正好和明朝千户同级别。

只从品级上来说,韩复既没有升官,也没有降职。

兵马司内,设有中军,中军之下有分管治安、巡街等职责的靖安司;有分管市井、商肆的平准司;有分管火禁、仓储的火备司。

中军之外,还有东厢、西厢、南厢、北厢四个兵马分司。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杂官。

但主体的部分,就是三司四厢。

当然了,杨士科告诉韩复说,兵宪大人交代了,韩大人既然提督巡城兵马司的事务,自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防御使署、襄京府署和襄京县署,将提供除粮饷之外的一切支持。

包括这次设置的巡城兵马司,也只有一个框架,其他的所有东西,全都要靠提督大人自筹。

当然了。

兵宪大人又交代了,他和牛大人、杨大人一道,同样将提供除粮饷之外的一切支持。

杨士科的这一番话,真是听得韩复哭笑不得,方才那种被组织委以重任的喜悦,也被冲淡了许多。

好家伙,合着襄京城里面的这几位大人,对自己唯一的支持,就是一张又一张的大饼是吧?

确实是干货满满,也不怕自己被噎着。

“杨大人,这巡城兵马司架构如此之大,全靠下官自筹的话,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妥善其事,请杨大人无论如何还是要在兵宪大人面前,为下官美言几句,多少拨点粮饷下来。”韩复苦笑着说道。

上峰可以不给,但自己绝对不能不要。

这是为官的态度问题!

杨士科也感觉这么大个事情,官府只有口头承诺,一点银子都不给,确实有点难为情,说不过去。

但他今天在兵宪大人面前确实极力争取了,可李大人不给,他也没有办法。

为了能够让兵马司尽快运作起来,好平定拜香教乱事,杨士科甚至都想把韩复送给自己的150银子给还回去,不过又被张维桢以不合规矩,给劝住了。

“韩大人何必忧愁?兵宪大人既然准许韩大人自筹,而兵马司中又有平准司之设,专管市场、商肆之事,韩大人自然可以从中想些办法嘛。”张维桢笑道:“此乃韩大人分内之事,想必兵宪大人也是应允的。”

韩复顿时眼前一亮。

张师爷的意思,就是让自己收取商税,这倒是个好办法。

杨士科有些犹豫,但他现在确实也拿不出银子,因此并不作声,等于是默认了此事。

顺着张维桢的思路,韩复又提出来说,能不能让巡城兵马司接管襄京城的六门,收点人头税,进城税什么的。

这可是相当大的一笔油水,而且要比商税好收的多。

当初自己进城的时候,就花了不少钱呢。

结果杨士科和张维桢一听,连忙都说不可。

这六座城门,早就是被杨彦昌和路应标两位军爷给瓜分完了,连防御使李大人都不能染指,更何况其他人。

韩复本来只是漫天要价,随口一提,见到这是南营北营的自留地,也就没有再坚持。

而杨士科见到实在是没有给韩复什么支持,也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又补偿般说道:“今日兵宪大人同意设置巡城兵马司之事后,已经同意了要将府库里的武备,拨出一部分给韩大人,只是后来兵宪大人急着与两位将军商议军情,未来得及详谈。等到晚间,我再去找李大人商议,无论如何也要替韩大人将此事尽快定下来。”

听到杨士科这么说,韩复都有点意外。

虽然说这位襄京县令,性子比较傲,喜怒皆形于色,但这工作态度是真的没的说,绝对称得上是兢兢业业了。

韩复千方百计的想要和襄京城里的头头脑脑搭上线,最主要也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能够有一个官面上的身份,从而光明正大的练兵。

顺便尽可能薅一点羊毛。

眼下有了巡城兵马司这个编制,又能够获得武备上的补充,已经超过了韩复最开始的预期。

至于说粮饷什么的,他本来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今日之事的收获,已经足够丰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