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这段水路我和爹之前也经常走。”
夜色笼罩下的汉水江面上,领航的那一艘潜船上,赵石斛站在韩复的旁边,继续说道:“从宜城码头出来,之前冬天的时候,六个时辰就能到钟祥。现在是丰水期,时间肯定更快。”
钟祥县是兴都承天府的驻地,嘉靖道君的龙兴之所。
赵石斛指着前方的江面又接着说道:“宜城码头下游20里有一个沙洲,就在前面,叫做龙王洲,那是一个险处。然后就是转斗湾,过了转斗湾就再没啥了,可以一直到象河河口。不过象河水面又浅又狭,没办法走大船。”
赵石斛打小就跟着赵老汉跑船,从郧阳到武昌这段汉江水路,他不知道走了多少遍,对何处有沙洲,何处有浅滩,何处又有急湾这些信息都了如指掌。
“嗯。”韩复点了点头:“那应该拂晓的时候,就能到象河河口了。大船进不去不要紧,象河河口距离双河镇不到二十里,我大军两个时辰必至。到时候,荆门州的明军,估计连城门都还没有出。”
他们是戌时初刻,天还没有完全黑的时候,从宜城码头出发的,按照赵石斛刚才提供的情况,韩复估计天亮之前应该能到。
赵石斛趴在船头看了看被漕船拖动着的浮标,又看了看船帆,然后回到韩复身边,说道:“咱们是顺流而下,速度很快的,卯时之前一定能到。”
韩复轻轻颔首,侧头看了这位便宜小舅子一眼。
昨天武昌三人组回来以后,他分别找赵石斛,朱贵和陈永福都谈过了话,知道一路上大多数都是赵石斛在拿主意。
朱贵和陈永福两人之所以会愿意听他的,不仅仅因为赵石斛是赵麦冬的胞弟,是他这个韩大人的小舅子,更为重要的是,赵石斛在出远门这件事情上的经验,确实要远远强过朱贵,也强过陈永福。
韩复那两封书信,能够成功的投递到左良玉和袁继咸的手里,可以说赵石斛居功至伟。
而到了宜城县,帮忙征用和控制宜城码头上的那些漕船,包括今晚的这次夜间行动,赵石斛以及他带来的那些均州小伙伴们,同样居功至伟。
没有这些人,韩复是肯定没有办法,能够对军情局的情报迅速反应,短时间内就完成这么大规模的夜航的。
这小舅子没白认啊!
“石斛啊,有没有想过将来,自己想要做什么?”韩复迎着江风,忽然问了句不相干的问题。
“回大人的话,我想出人头地,当大官!”赵石斛虽然脸上的表情有点不好意思,但却一点都没有隐瞒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
“好,有志气!那,石斛你知道我韩某人将来想要做什么?”韩复眼眸里闪烁着皎洁的月华。
“呃………………”赵石斛挠了挠头,有点不太确定地说道:“大人肯定想这个。。。。。。这个教化百姓,报效朝廷。”
“不对。”韩复摇了摇头。
“不对?”赵石斛表情愕然,脱口问道:“那大人将来想要做什么?”
韩复望着赵石斛那张和西贝货有几分相似,但明显要黑得多的脸蛋,微笑道:“我也想出人头地,当大官,很大很大的官。”
“啊?”赵石斛先是呆愣,然后咧嘴笑道:“嘿嘿,大人,我还以为你要说一些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之类的话呢,没想到大人还挺实诚的,怪不得我姐姐每次提到大人的时候,都说韩大人和其他人不一样。”
废话,哥们两世为人。
上一世29岁就提的实职正科,我有到处乱说吗?
而这一世更是躺在棺材里的活死人开局!
那肯定和比别人不一样。
韩复以后要在荆襄一带发展,一支忠诚而又有战斗力的水军,是必须要有的。
他这时也是有意进一步的笼络赵石斛,因此才有了刚才的交心。
对于赵石斛这种小年轻,你不能端着,就得说点大实话,适当的打破对方心目中的那种刻板印象,主动的进行解构,这样才能让对方觉得,啊,原来大家都是自己人。
从赵石斛的反应来看,自己刚才的谈话,效果还不错。
他笑了笑,收回目光,仰头凝望着那轮明月,故作感慨的低声吟诵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石斛啊,人生一世,其实就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很快的。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又何待将来?勉之勉之啊!”
赵石斛虽然从小就跟着赵老汉在汉江上跑船,见识远远比一般同龄人要丰富,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大孩子。
哪里经得住韩科长这番拉扯撩拨?
顿时血液上涌,两腿并拢行了立正礼,大声说道:“大人,我再去漕船各处看看,保证不耽误大军及时赶到象河河口!”
说完,赵石斛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走下了船头的甲板。
很快,就传来了他招呼白水生等人的声音。
天色蒙蒙亮的象河河口。
宜城县以南的河段,通航条件比之前预估的还要好,天还没亮的时候,船队就抵达了目的地。
不过,这个地方并不像是襄阳、宜城那样有专门的码头,可以供船只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