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我在香江继承了一家酒楼[八零] > 26第 26 章(第2页)

26第 26 章(第2页)

城,都没买到足够的肉桂粉,他打听到了河内一家商行有,他让人搭第二天的班机,把肉桂粉送进了立德,明明花了大价钱,却只收了正常肉桂粉的价格。

有了这一次,立德的项老板对他好感大增,调料生意全部给他。

战后的港城,华人上层大半是从上海来的富商,小部分才是像他这样潮汕来港城讨生活慢慢发迹起来的人。入了项老板的眼,就能沾到他那个圈子,通过乔家,他的货品打入了鸿安超市和鸿安百货,一下子销路拓宽了,他的生意蒸蒸日上,自

己建起了调味品厂。项老板也看上了他,到后来把独生女儿也嫁他。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到今天这个身价的老板,他在这个酱料里尝到了,当年让他遇风起飞,那个肉桂粉的味道。

“各位,我们崔家除了做方便面,还做调味料,崔记的调味料不仅在港城有名,整个东南亚市场,乃至欧美市场都有销售。这个酱料确实非常好吃。回港城后,我们也会尽快考虑来内地合作调味料的事宜。”崔老板跟大家说。

“你们有什么呀?"

“除了日常的酱油蚝油,我们还有南方沙茶酱、柱候酱、叉烧酱等特色调味料,还生产番茄沙司、咖喱酱等风味酱料。”崔老板信心满满地看向还在忙活的祖孙俩,他和岳宝华认识这么多年,当年岳宝华连烧腊的方子都给辉煌,下一代的友情看

起来也能延续。他说,“等回去之后,我们会好好研究开发针对内地,尤其是北方市场的酱料。

岳宁这里已经好了,她端了一碗料,提了一个暖水瓶过来:“姐,这就是我做的高汤粉。你来冲调,我去煮面。”

打饭阿姨拿来一个搪瓷盆,崔慧仪放入高汤粉,热水冲下去,开水变得奶白起来。

岳宁把煮好的方便面端了过来,倒入冲调好的面汤里,再加了一勺蒜香鸡油,口气带着遗憾:“我怕麻烦,尽量挑了常见的材料,而且时间有限,也没有做高汤配合的油料包,这个汤料做出来还是寡淡了。凑合一下,就吃个味道。”

“你这还叫吃个味道?”第一个吃到面条的大哥说,“这都像是家里的鸡汤了。”

“也不是,家里的鸡汤只有鸡汤香,没有这个香气。”

“我还是喜欢刚才的拌面。”

“对,那个拌面真的绝了。”

"。。。。。。"

显然这个鸡汤面超过了圆仔面的调味料,但是刚才拌面酱料冲击太强烈,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汤面很好,但是没有拌面好吃。

岳宁还在等崔慧仪发言,却发现崔慧仪用含情脉脉的眼睛盯着她,岳宁被盯得头皮发麻:“姐,你这是?”

崔慧仪做梦都想进入日本市场,现在日本经济烈火烹油,日本人到处买买买,为了吸引日本游客,全世界著名旅游地都挂上日语牌子。

立德的圆仔面,说白了就是跟在日本清仔面后吃一口,过去根本没有一点点辨识度。

但是,在这个鸡汤面里,她吃出了日本拉面里黑蒜油的味道,还有拉面的浓郁。如果用这个配方打日本市场?崔慧仪想想就兴奋。

崔慧仪回过神来:“我大致知道了。”

她站起来对在座的各位鞠躬:“今天辛苦大家了,等我跟商委商量一下,后续事宜,我会通过谢厂长跟大家联系。”

“崔总,尽快给我们消息,要是能解决配额的问题就更好了。”

“是啊!是啊!我们都等着。”

崔慧仪点头:“我会尽快,但是我也不太熟悉内地的流程,一步一步来。”

“崔总,那我们就等你好消息。”

崔慧仪跟他们道别,张师傅是个特别吃马屁的师傅,岳宁不停地赞他,他如同遇到了知己:“下次来北京,来找我玩。

“嗯,我姐要投资呢!这次只是第一次来试试,方子还要改进,到时候肯定要来的,还要您这个老师傅指导。”

“这不是一句话的事?”张师傅说。

“下次我来北京,要多住几天,一定要吃您亲手做的炸酱面。”

回程谢厂长和刘主任就不送了,跟大家挥别,他们上了车,崔慧仪用粤语问崔老板:“爸,您觉得可以投吗?”

这还用说吗?岳宁的做法,已经打开了新的思路。崔老板说:“我没意见,这个配方都是宁宁给你出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当然。”崔慧仪说完,转头跟岳宁说,“宁宁,刚才我喝你调的鸡汤面的时候,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

岳宁不能告诉她,应该是日本拉面,这个高汤料的灵感是潮汕牛肉汤,不过她这个人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混合,从各种菜系吸取灵感,要不然他们的烧腊饭的日本店也不会排长队排得飞起,用昆布、木鱼花调味的烧腊,传到国内,一边是老

祖宗棺材板都按不住了,另一边是顾客纷纷要求国内也上日版烧腊。

反正,她的宁烧腊不一定是最好吃的餐饮品牌,但一直是热度最高的餐饮品牌之一。

“什么?”岳宁问崔慧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