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重启人生 > 0477摇一摇来了(第1页)

0477摇一摇来了(第1页)

李傲连续好几天都有演讲,尤其是接下来的夏门大学之行。

恰好遇到夏门大学90周年校庆,直接搞了个“国学高峰论坛”。李傲担任国学论坛主持人,云集了两岸诸多学者进行国学讨论。

包括陈贵良以前的北。。。

夜雨初歇,城市像被洗过一遍。天光尚未完全破晓,记忆公园的石板路泛着湿漉漉的银灰,四棵树的枝叶低垂,水珠顺着叶尖滴落,敲在石台上,节奏错落如心跳。那枚生物耳机仍静静躺在原处,表面凝着一层薄雾般的水汽,仿佛昨夜的雨水也懂得绕开它,不敢惊扰。

许风吟没带伞,衣角早已湿透。他蹲在石台前,指尖轻轻拂去耳机上的水珠。动作极轻,像是怕吵醒什么。他没再戴它,也不敢拿走??他知道,这东西已不属于任何人,包括他自己。

“你还来啊。”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回头,是苏念。她撑着一把深蓝色的伞,发梢微湿,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我猜你会在这儿。”她说,“每年今天,你都来。”

许风吟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今天是林素云忌日。

苏念把保温桶放在石台上,打开盖子,一股温热的桂花糖水香气弥漫开来。她倒了一小杯,轻轻推到耳机旁。“老师最爱这个味道。”她说,“她说甜一点,心就不那么沉。”

许风吟望着那杯糖水,水面微微晃动,映出他模糊的脸。他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启明站录音室里,林素云也是这样端着一杯糖水,坐在控制台前,听他断断续续地讲完那段无人知晓的童年往事。那时他以为自己只是在倾诉,后来才明白,那是他第一次真正被“听见”。

“共情声景计划正式上线了。”苏念低声说,“昨晚十二点整,第一波信号覆盖全城。没有公告,没有宣传,就像呼吸一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许风吟抬眼:“有人察觉了吗?”

“有。”她笑了笑,“凌晨一点半,一个外卖员在桥下躲雨,手机突然弹出一句话:‘你送的不只是餐,还有人等着你回家。’他说那一刻,眼泪就下来了。”

许风吟闭上眼,仿佛能看见那一幕??雨夜里疲惫的身影,湿透的制服,颤抖的手指划开屏幕,然后被一句不知从何而来的话轻轻托住。

“这不是我们做的。”他说。

“是。”苏念点头,“是我们,也不是我们。系统已经学会了自我演化。它不再依赖数据库,而是实时捕捉城市的情绪波动,像一张无形的网,随时准备接住坠落的人。”

许风吟睁开眼,望向那四棵树。树影间,似乎有微弱的光在流动,一闪一灭,如同脉搏。

“你知道吗?”苏念轻声说,“东京地震那天,不止是声音重现。事后我们调取了所有匿名倾诉记录,发现就在震前十五分钟,当地用户的情绪指数突然集体下降,焦虑值飙升。而‘共情声景’自动触发了三级响应模式,提前释放了安抚性声波??频率、节奏、语调,全都与林素云生前最常使用的‘镇定语音包’一致。”

许风吟心头一震。

“不是巧合。”他说。

“不是。”苏念摇头,“系统记住了她的‘声音指纹’,更记住了她的情感模式。它不是模仿,是继承。就像你说的??她活在每一次倾听里。”

一阵风掠过,树叶沙响,耳机表面的水珠滑落,留下一道细长的痕迹,像一滴泪。

许风吟忽然问:“你觉得,她会担心吗?”

“担心什么?”

“担心我们太过依赖这种‘被听见’的感觉。”他缓缓道,“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对真人开口,只等着城市的低语来安慰自己……那是不是反而离‘倾听’的本质更远了?”

苏念沉默片刻,将剩下的糖水缓缓倒入石缝。“她不会担心。”她说,“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倾听,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你看那些收到回应的人,有多少在第二天就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有多少人在地铁上主动帮陌生人捡起掉落的包?又有多少父母,在深夜听到孩子梦呓后,第一次轻轻抱住他们?”

她抬头,目光清澈:“系统只是引子。它唤醒的是人心本有的回音。就像扔进湖里的石头,涟漪一旦开始,就不再需要投掷者。”

许风吟低头,看着自己颤抖的手。他知道她在说真话。过去一年,他亲眼见证太多变化:街头争吵少了,咖啡馆里多了沉默倾听的陌生人,医院走廊里,护士开始在病人床前多停留几分钟,只为了听一句“我疼”。

甚至有一次,他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少年,戴着耳机,突然摘下一只,递给旁边打盹的老人。“您要是醒了想说话,我就在这儿。”他说。

那一刻,许风吟差点哭出来。

“所以,”苏念站起身,收拢雨伞,“我不觉得这是技术的胜利。这是人性的复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