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的信息本来在中国就很闭塞,陈学兵的深入了解也是从最近一年开始的,这是基于他能调取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并且十分关注半导体的情况下。
在一年以前,他也只是个对半导体分类模糊而笼统的小白。
像任颖这样的聪明人,要建立认知是比他更容易的,陈学兵并不心急,思索一会提出了指导意见:
“你对半导体要做全面了解和行业细分,另外你跟武捷思说一下,把后藤美树从展讯调回来,加入他的市场情报部,我以后要获得的资料必须经过国际法律和技术方面的分析。”
任颖愣了一下,蹙眉道:“可是她是日本人。。。”
陈学兵挠了挠头:“以后我们必须用上外籍人员的力量了,后藤美树对国际法律熟悉,这大半年又在展讯工作,经过上次出国之行,我认为她比较了解半导体行业情况和国际进展,这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才,信息安全方面你跟
武总提一下,武总会注意的。”
他起初不想招募外籍人员进入关键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才在目前阶段科技工作中有不可替代性,他现在也不得不妥协了。
“知道了。”任颖通过陈学兵的态度变化,默默作了个学习计划表,思考一会,又道:“那个。。。。最后一份资料,应该有用。”
“我看到了,龙芯的胡伟武,确实有用。”陈学兵翻出那份资料,点了点头。
这份资料里面,龙芯的总设计师胡伟武应该是最能消化ARM技术的人。
2002年主持设计中国首颗MIPS架构的通用CPU龙芯1号,2004年龙芯2号通过分析DECAlpha芯片结构,独创“动态流水线”技术,2006年龙芯2E性能达到了PentiumIII水平。
PentiumIII,奔腾三,99年上市的,目前在国际上属于怀旧版了,大概就是能玩CS1。6的程度。
但人家能从头开始搭建出对标奔腾三的产品,说明对MIPS架构和精简指令集是吃透了的,MIPS不好用,人家能够用更粗的笔画出同样精细的画,这就是水平。
目前龙芯已经用上了90nm制程,朝奔腾四进发。
而且胡伟武战略眼光超前,资料提及,他曾公开呼吁“中国必须建立自主指令集”,在科学院内部报告中指出“ARM授权是裹着糖衣的陷阱”。
对,这人还是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
中科院计算所,全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最初筹备它的人,鼎鼎大名。
华罗庚,新中国首代数学系院士。
陈学兵对这个名字简直有肌肉级的痛苦记忆,小时候他爹怀揣着巨大希望斥12。5元巨资给他买的那本《华罗庚金牌小学数学》,折磨了他足足八年,从一年级做到初二也没做完。
陈学兵知道他的故事以后对他怨念满满:一个搞高等数学的,你出什么小学数学书??
这本书让他痛苦到什么程度?
他爹走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把那本书烧了。
现在想来,要没有那本书给他强行智,多少打下一点点计算和逻辑基础,现在很多事他可能都学不明白。
他沉思中逐渐露出笑容。
计算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熟悉是因为那个素未谋面的创始人华罗庚,虽然让他咬牙切齿,但他从小心中的科学家就是这个样子的,推广学术,甘为人梯。
陌生是因为那个不远千里,不辞辛苦上他船的柳传在此当了三年的所长,陈学兵在这段联想历史里看到的全是西方经济学的身影。
“行了,这个胡伟武我找柳总联系他,但人家是计算所的研究员,还有龙芯的重任在身,你们还得继续找人,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国内,还可以找点国际上的,只要能利用得上,就算是法外狂徒我也要,这方面可以找陈老师,
他能帮上忙,另外赶紧把后藤美树召回来,人选上要尽量识别法律风险,这个团队属于编外,风险可以不顾,但是底细要摸清楚。”
胡伟武既然是计算所的,龙芯也是计算所的项目,大家目标一致,谈成合作的问题不大。
但龙芯是863计划重点课题,863计划是国家最高科技战略,人家的项目团队顶多能帮忙出主意,不可能完全为他服务。
具体操作,主要得靠自己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