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的轻型复合盾,显然采用了新的材料和工艺,有效抵御了宋军现役箭矢的穿透,这无疑是对大宋军工体系的一次严峻考验。 枢密院的命令措辞严厉,要求将作监与军器监(少府监下属,负责部分军械)通力合作,限期拿出强矢方案,以解前线燃眉之急。 压力再次层层传递,最终落到了赵楷的肩上。 “强矢……”赵楷看着军报上对敌盾的描述(皮革、毡布、薄木片多层复合,轻便坚韧),眉头紧锁。要破此种盾,无非两条路:一是提升箭矢初速(需要更强力的弓弩),二是提升箭镞的穿透力(需要更硬、更重、更锋利的箭镞)。 改进弓弩涉及整体结构,周期长,难度大,远水难救近火。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进箭镞。 然而,箭镞的改进,立刻触及了赵楷一直以来最深切的痛处——材料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