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那年花开1981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野的蝴蝶翅膀(第2页)

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野的蝴蝶翅膀(第2页)

这份民意基础,成了他手中最硬的底气。

然而,暗流从未停歇。

某天深夜,董善加班至凌晨,正准备离开时,发现办公室门缝下塞着一张纸条:“小心周志明,他在查你的账。”

字迹潦草,未署名。

董善心头一凛。他知道,所谓“查账”,绝非财务审计那么简单。在改制前夕,任何一笔可疑支出都可能成为政治攻击的弹药。他立刻调取近半年所有报销单据复印件,逐一核对,果然发现问题??有三笔共计一万两千多元的“技术交流费”,经手人为他本人签字,但发票单位却是两家根本不存在的小公司。

有人栽赃。

他迅速找来负责财务对接的小王询问,对方吓得脸色发白:“董哥,这事……是周科让我这么做的,说是为了‘灵活处理接待费用’,您当时也在场签了字……”

董善闭了闭眼。

原来如此。周志明利用流程漏洞,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虚假票据混入正常报销流,一旦事发,责任全在他身上。

第二天,他不动声色地召集财务、审计、纪检三方人员开会,提出建立“重大资金使用联审机制”,要求今后超过五千元的支出,必须由三人以上联合审批,并留存会议纪要。此议当场通过,等于切断了周志明继续操作的空间。

同时,他将那三张问题发票单独抽出,附上说明材料,主动提交给筹备组纪检专员备案,坦承“流程疏漏,愿接受审查”。

这一招以退为进,反倒让他立于不败之地。

而真正让局势逆转的,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

三月中旬,一场春寒袭来,京南锅炉房因年久失修突发爆管事故,导致全厂停产两天,直接损失近百万元。更要命的是,抢修过程中,一名老工人被蒸汽烫伤,送医抢救。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媒体蜂拥而至,追问“为何安全投入长期不足”“管理层是否存在渎职”。市政府紧急介入,责令查明责任。

关键时刻,董善第一时间赶赴医院看望伤员,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并在厂区召开千人大会,当众鞠躬致歉。随后,他拿出“春风小组”此前整理的《设备更新优先级评估报告》,指出锅炉系统早在一年前就被列为“高危隐患点”,多次申请专项资金未果。

“不是我们不想修,是钱一直批不下来!”他在大会上直言,“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稳定压倒一切’,那我宁愿要一次痛彻心扉的改革!”

台下掌声雷动。

更有工人喊话:“董厂代(代理副厂长),你带头改,我们跟你干!”

当晚,本地晚报刊发专题报道《一个国企的困局与觉醒》,配图正是董善蹲在受伤工人病床前握着手的画面。文章末尾写道:“当有些人忙着往上爬时,还有人选择往下沉。”

风向变了。

三天后,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听取筹备组汇报。轮到董善发言时,他没有讲宏大蓝图,而是播放了一段五分钟的视频:老厂房漏水、机床锈蚀、工人蹲在角落啃冷馒头……画外音是他亲自录制的旁白:

“这是我们每天睁开眼看到的现实。不是口号能修好的机器,也不是会议能治好的病。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审批,而是自主权;不是空谈理想,而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担责的勇气。”

会议室鸦雀无声。

结束时,市委书记只说了一句:“董善同志,筹备组的工作,你要多担待。”

这句话,意味深长。

一周后,人事调整尘埃落定:周志明调离筹备组,另有任用;董善升任常务副组长,实际主持工作。同时,市政府批复同意京南启动“模拟法人制”试点,允许企业在预算范围内自主采购、自主用人、自主分配奖金。

真正的权力,开始向他倾斜。

但董善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四月初,第一批职工持股意向登记开启。第一天,响应者寥寥。许多人观望,担心企业继续亏损,血本无归;更有传言四起,说“董善是要把国有资产变相私有化”。

董善没有辩解,而是做了一件事:他把自己全部积蓄??二十八万三千元,一次性打入企业共管账户,认购首批股份的5%。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