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阁

文海阁>香江大厨[八零] > 第19章 吃羊肉泡馍(第3页)

第19章 吃羊肉泡馍(第3页)

岳宁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红霞染了半边天,夕阳下的鼓楼,有着恢弘与沧桑交织的美。鼓楼不远处,古塔屹立。

“一起去散散步?”乔君贤问她。

上辈子来这里,这座古都满是仿唐建筑,夜幕降临,华灯璀璨,游人如织。在喧嚣繁华中,自己曾感叹,要是返璞归真,只剩古迹,该多好?

今天有了这个机会,岳宁点头:“好啊!”

岳宁跑去把信投进邮筒,然后和乔君贤一起朝鼓楼走去。

乔君贤找角度对准鼓楼拍照:“我爷爷让我回来走走,看着这鼓楼,我能想象盛唐的长安是何等繁华。”

“嗯?钟鼓楼是明代洪武年间修建的,是明清风格。”岳宁顺口说道。

“啊?”乔君贤有些尴尬,“原来是这样。”

岳宁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这方面要是没刻意了解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要是没刻意研究过,一般人不知道汉唐和明清建筑的区别很正常。”岳宁说道。

“你不是在山村里长大的吗,怎么会知道这么多?他们都说内地的孩子这些年没好好读书,你怎么懂这么多?”乔君贤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她会做菜那是有传承,可在商业机会方面也懂那么多,实在让他想不明白。

“我刚才不是去寄信吗?就是那个长辈教我的。他是来小杨沟改造的知识分子,刚好和我们父女俩住一起。建筑是他的家学渊源,他大女儿很喜欢建筑,和妻儿分离,他有时候把我当成她女儿,会说很多建筑方面的事,听着听着就懂了。”岳宁仰头,“你看,明清建筑和汉唐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斗拱……”

“原来是这样。”乔君贤说,“岳小姐,你站那儿,我给你拍张照片?”

“好啊!”岳宁找位置,找了个斜对角,“这里可以吗?”

“可以。”乔君贤举起相机对着她拍。

拍完照,两人走到前面,乔君贤有些不确定地问:“这佛寺是唐代的,这座塔我记得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佛经所建?”

“是啊!港城还教这个吗?”

乔君贤摇头:“我自己找资料看的。殖民地嘛,历来重英轻中,很少有关于中国的内容。”

乔君贤兴致勃勃地拍照,岳宁仰望古塔,古塔层层而上,长着青绿的植物。佛寺巍峨,青砖斑驳,在绚烂晚霞的映衬下,佛寺与古塔竟透着些孤寂与颓败。

“咔嚓”一声,乔君贤对着她按下快门。他走过来把相机塞到她手里:“岳小姐,帮我也拍两张?”

岳宁从没接触过这种传统相机:“我不会啊!”

“没事,我已经调好参数了,你从这里看……”乔君贤跟岳宁解释,“看到了吧,你就看清楚人在这个框里,然后按下快门就行。”

“好。”

岳宁被他带到指定位置,乔君贤走过去,说:“可以了。”

岳宁通过镜头对准他,发现这个角度,背景是苏联式样的大厦,光线有些亮,感觉不太协调。

“乔先生,我觉得那个位置更好。”岳宁指了指他旁边,“背景干净,而且光线交错,夕阳晚霞层次更分明。”

乔君贤跑过来,顺着她指的地方看去:“这个地方确实好看,不过胶卷要充分的光线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果曝光不够会产生颗粒感。”

“这样啊?”

“不过,你说得对,这边取景更好。也不难,我教你。”乔君贤仔细跟她讲解,“试试?”

“我试试?”

岳宁按照他说的,调整曝光后拍了两张照片。又怕自己拍不好,让乔君贤回到原来的位置,给他拍了照片。

乔君贤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马上天黑了。”

走了几步,乔君贤举起相机对着一栋有年代的建筑:“岳宁,你觉得哪个角度好?”

岳宁来回走了几步:“这里,这棵树和后面的建筑以及天空,你觉得呢?”

“这个角度很不错,现在我们要调光圈……”

岳宁听他讲,明白他这是在教自己,人家热情教,她只能跟着学。她向右拨动调节光圈的装置,问:“这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